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个关键的片段,她反复调试了整整两三个晚上,叠加了无数层效果器,都无法达到她脑海中希望有的那种“既有冰冷机械感又带着一丝人性温暖”
的怪异又和谐的效果。
挫败感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几乎让她烦躁得想砸键盘。
“月月,遇到瓶颈了?”
父亲郑源烨恰好端着一杯温牛奶走进来,看到她有些烦躁地揪着自己额前的碎发,温和地问道。
听女儿气鼓鼓地、甚至带着点委屈地描述完那讨人嫌的音色如何不听话,郑源烨想了想,没有直接给出技术性的解决方案,而是放下牛奶,转身从隔壁的乐器房里抱来他的木吉他,坐在女儿身边,即兴弹奏了一段悠远又带着些许寂寥的旋律。
音符如水般流淌在房间里。
“你听,”
他停下手指,温柔地看向女儿,“有时候,音乐最深层的感动,并不在于填满所有的听觉空间。
就像我们中国的传统国画,最讲究‘留白’的意境,以无胜有。
你需要的那个声音或者说效果,也许并非不断地‘做加法’,”
他顿了顿,强调道,“而是尝试‘做减法’,大胆地给它一点喘息和休息的空间,用恰到好处的静默去衬托和凸显它的存在感。
这样处理,或许反而能抵达你想要的那个效果。”
父亲的教导不像教程,更像一把充满智慧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被技术细节堵死的思维枷锁。
她眼前一亮,立刻回到电脑前,不再执着于叠加音效,而是反向操作,削弱了那段音乐循环中过于复杂厚重的低频,甚至在旋律推进的间隙,刻意留下了几个微妙的停顿和呼吸口。
果然!
那种她梦寐以求的、既高级又抓耳的奇特质感,瞬间透过耳机清晰地呈现出来!
困扰她数日的难题,竟就这样迎刃而解。
最终的成果,是一首三分半钟电子器乐作品。
它底层有着劲而富有攻击性的鼓点和节奏框架,仿佛海浪下涌动的巨大能量;但在主导的旋律线条和整体氛围的铺陈上,却被注入她从父亲那里领悟到的东方美学——一种含蓄的克制和深远的意境,如同海面本身的平静与深邃。
她为这首曲子命名为《O》,寓意着海所拥有的双重特质:平静深邃,却蕴含无可估量的力量。
深吸一口气,她怀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心情,将最终混音文件拖进邮件附件。
这一次,不再是忐忑不安地“交作业”
,而是带着一丝雏鸟初啼般的自豪感,想要与他“分享成果”
。
收件人:那个熟悉的地址。
主题:新的尝试——《O》
志龙欧巴:
你之前提到的节奏型和音色启发了我!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做的完整曲子,它叫《O》。
希望……希望能听到你的点评!
(这次我准备了坚固的盔甲!
)
——小月
点击发送后,她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
她重新坐回书桌旁,继续投入【学业与艺术的双重奏】任务中,一边啃着数学课本,一边在系统里学习“中级编曲理论”
,生活被填充得充实而有序。
然而,等待回音的时间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漫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