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蒋大力很快回了电话:“东子,难得你主动联系我,是有什么事吗?”
侯卫东也不客套:“光头,还真有事找你帮忙。”
电话另一头,蒋大力心情不错,高兴地道:“有屁快放,不要绕弯子。”
“我在办了一个石场,已经和交通局谈好了供货合同,现在差两万块钱的运转资金。
你有钱就借给我,估计半年后还,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来算。”
蒋大力在电话里骂道:“狗日的,学了点法律就用在了兄弟身上,你别忘了,老子也是学法律的!
你把账号给我,我马上给你打钱,有就还,没钱拉倒,就算是支持好兄弟创业了。”
他在广州混得风生水起,年终奖拿了近十万。
听说侯卫东要借两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钱很快就到了侯卫东账上,而且不是两万,是三万。
这钱真是雪中送炭,侯卫东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并没有一下就把这三万元拿出来,芬刚石场毕竟是合伙企业,他和曾宪刚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
侯卫东说自己东挪西借才凑了一万,让曾宪刚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找基金会贷款。
曾宪刚前期投入了这么多,也没有退路了,他和黄永革有些交情,直接去了基金会。
由于赵永胜制定的新制度,一万元贷款一个星期才下来,而且实际拿到手的只有九千,另外一千元给黄永革作了回扣。
侯卫东想到姐姐让黄永革睡一次就省下五千元,感慨女人裤裆里藏着天生的聚宝盆,同时明白了为什么同是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数只能穿六七十元一双的皮鞋,而基金会的人能穿三百元的皮鞋。
同一个镇政府,同一座小楼,里面的人却过着不同的日子。
有句老话叫做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侯卫东以前还相信这句话,如今活生生的现实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正是因为分工不同,才产生了高低贵贱之分。”
侯卫东按时发放了23名石场工人的工资,村民们感激涕零,领钱时打躬作揖,就差给侯卫东跪下磕头了。
每月450元对于一个村民来说,绝对是一笔数目可观的收入。
有一家夫妻俩同时在石场上班,一下拿到了900元,兴高采烈地请侯卫东和曾宪刚喝酒。
侯卫东也有种满足感,自己挣钱的同时,给村民带来幸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交通局工程队的项目经理梁必发原本不情愿来修上青林公路,只是当做政治任务这才带队上山,可是来到上青林,现场条件出乎他的预料:
一是上青林公路毛坯拉得极好,没有施工仪器能做到这一步,实在难能可贵;二是备料充分,片石、碎石堆积如山,施工进度可以大大加快;三是片石、碎石质量上乘,用着顺手。
这些先决条件意味着工程能很快完工,梁必发这才露出笑容。
梁必发是山东人,身材高大,体形魁梧,说话直来直去,很对侯卫东脾气。
侯卫东对于公路的每一段都熟悉,积极配合梁必发的工作。
施工很顺利,5月初工程结束的时候,侯卫东和梁必发处得像兄弟一样,连工程队的人都戏称侯卫东是“侯副经理”
。
5月16日,据说这是一个黄道吉日,上青林通车典礼正式举行。
县长马有财、副县长李冰、交通局局长曾昭强亲临现场。
沙州市人大主任高志远特意赶来,看到这个场面,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
剪彩仪式后,车队沿着新修的道路上山,所到之处,老年人依门而望,年轻人涌到了马路边,小孩子和狗跑来跑去……整条公路成了欢乐的海洋。
刚刚竣工的上青林公路宽阔平整,车队20分钟就到了山上。
场镇里满是烟花爆竹的碎屑,虽然不是赶场天,却是人山人海。
很多人都认识高志远,“高书记”
、“高乡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