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连忙闭上眼睛,过了好一会才回复正常。
我睁开眼睛,锦盒依旧在桌子上,那块石头也依旧躺在盒子里。
我不敢在集中精力注视那块石头,刚才的痛苦实在难熬。
我伸手准备将石头拿起来,摸摸它的材质,看看集中精力注视怎么会有这个反应。
可是我没有挪动它分毫,无论用多大劲,它就如同与锦盒同体,彻底镶嵌在一起。
可是明显那块石头是被随意放进锦盒的。
而且更奇怪的是,即便石头与锦盒是一体的,石头拿不下来,总该把锦盒一起拎起来吧,可就连锦盒也是纹丝没动,要知道锦盒比纸壳还轻,刚刚还拿起来反转过呢!
从科学角度分析,这只能说明一点,这块石头密度十分大,比如金属锇,密度大的金属自然质量也大。
或许这块石头看着不大,却不下百斤之重,徒手怎么拿的起来呢?
我放弃了拿起那块石头,双手铆足了劲儿,准备试试拿起锦盒。
可万万没想到,锦盒很轻松的就被拿了起来,而且因为用力过猛,迫于惯性,自己一屁股坐在了地板上。
但按照前面说的质量理论,轻松拿起锦盒又解释不清了,石头的质量大,锦盒盛着这块石头,拿起锦盒的重量等于石头加锦盒,可是锦盒却轻松的被拿起来。
接着我又试了下一手拿锦盒,一手拿石头同时进行,结果是锦盒很容易托起,石头依旧纹丝不动。
怪哉!
祖传的东西果然有些门道,难怪祖祖辈辈的都对它这么感兴趣。
另外两个密封的牛皮袋,一个装着三块龟甲,龟甲上刻着字,都是早期原始文字,算是甲骨文,龟甲已经龟裂并且风化严重,字迹已经不清,粗略看了看,不认识几个字。
小时候,太爷爷曾经教过我一些古文字,当时贪玩,根本没用心,否则会多认识几个。
另一个装着牛皮和绢帛、纸张等不同材质,牛皮上的内容与龟甲上的一样,估计是经过特殊处理拓印在牛皮上的,其他的材质各异,书写的文字也不同,有甲骨文写本,有金文写本,有篆书写本,也有楷体写本,很明显很多内容都是抄录的,估计与龟甲情况类似,天长日久真迹损耗严重,为保证完整性,不得已按照原笔迹抄录,另外为了保存方便,弃重就轻,所以看不到青铜纪录、竹简纪录,龟甲是最原始的初本得以保留。
要看懂这些内容恐怕要下一番功夫,好在有一部分繁体楷书,可以先从这些入手。
祖先留下的这些,抛开那块石头,光这些祖宗的笔记对历史研究就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从文物收藏角度衡量,绝对价值连城。
就拿那几块龟甲,虽然字迹不清晰,风化严重,但那可是一套完整版的早期甲骨文,万金难求。
这要是卖了,估计能顶个中小规模的上市公司。
老祖宗要是知道我有这想法估计的气得爬出来跟我玩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