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教授严肃地说,“目前只有星条国和北极熊掌握製造技术。
“
会议室里的兴奋气氛一下子冷却了不少。
所有人都看向李铭,等待他的回应。
李铭先是点点头,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张教授说得对,材料確实是关键瓶颈。
不过...我也有一些想法。
“
他又从皮包里取出几张图纸,在场的人已经不再感到惊讶——似乎李铭的皮包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能无限取出各种神奇的东西。
“这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鈦合金製备方法。
“李铭指著图纸上的流程图,“通过添加適量的铝、钒、鈷等元素,再辅以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合金的耐温性能提高到900c以上。
“
张教授凑上前,仔细研究那些配方和工艺参数,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这个成分配比...很特別,但理论上確实可行。
只是这种合金的铸造难度极高,我们现有的设备...“
“还有这个。
“李铭又拿出另一张图纸,“这是高强度航空铝的製备和处理工艺。
虽然耐温性不如鈦合金,但强度高,重量轻,適合用於机身结构。
“
他顿了顿,又拿出最后一张图纸:“最后,这是复合材料在非承重结构上的应用方案。
通过纤维增强树脂製成的复合材料,可以替代部分金属结构,大幅减轻飞机重量。
“
“复合材料?“材料专家们再次震惊,“这种技术连北极熊都还在实验室阶段啊!
“
李铭微微一笑:“其实原理並不复杂,就是用高强度纤维增强聚合物基体。
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部件开始,比如整流罩、舱门等非关键结构。
“
他环视会议室,所有专家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怀疑,已经逐渐变成了服气和崇敬。
“这个项目的工作量和技术难度確实很大,但我建议採用並行开发模式。
“李铭走到黑板前,画出一个工作流程图,
“我们同时成立机身组、发动机组、武器组和雷达组,按照图纸同步研发,定期碰头解决接口问题。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
赵部长深吸一口气,终於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李铭同志,按照你的规划,这个项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出成果?“
李铭思考了一下:“如果全力投入,发动机样机三个月內可以完成地面测试,机身结构四个月內可以完成静力试验,半年后我们应该能看到#039;龙牙-1#039;的原型机,再用点时间完成试飞和武器系统测试,总共半年的时间,就能让它正式服役。
“
“半年?!“赵部长和其他专家异口同声地惊呼,“这...这不可能吧?“
“北极熊研发一种新型战斗机,从立项到服役,通常需要5到8年时间。
“一位航空专家下意识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