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除了红星厂的工程师们,还有来自空军的雷达专家、电子工业部的代表,甚至有几位从北极熊留学回来的电子学教授也闻讯赶来。
下午三点,测试正式开始。
李铭站在jl-1雷达控制台前,环视了一下四周。
机库內挤满了人,大家都期待著见证这套据说能达到60公里探测距离的雷达系统的表现。
和首飞时一样,人群自然地分成了三个阵营:支持者站在最前排,眼中满是期待和信任;中立者站在中间,表情谨慎而好奇;质疑者则站在后排,脸上依然带著怀疑的神色,儘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亲眼目睹了“龙牙-1“的成功首飞。
“各位同志,“李铭开口道,声音清晰而自信,“今天我们將测试#039;龙牙-1#039;的核心装备之一——jl-1雷达系统。
这是一套完全自主研发的脉衝都卜勒雷达,设计探测距离为60公里,可同时跟踪8个目標。
“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低声的议论。
60公里的探测距离?
同时跟踪8个目標?
这些参数即使是在国际上也是领先水平,许多人不禁怀疑这是否又是一个吹牛逼。
“这不可能,“一位从北极熊留学回来的雷达专家低声对同伴说,
“北极熊最先进的战斗机雷达探测距离也就30公里出头,怎么可能一下子翻倍?“
另一位电子学教授也摇摇头:“信號处理技术是雷达探测距离的关键限制因素,目前的电子技术根本达不到这种水平。
“
李铭似乎没有听到这些质疑,他继续说道:“我们在机库外围60公里范围內设置了多个目標,这些目標配备了无线电应答器,可以模擬不同大小和类型的飞机。
测试將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最大探测距离测试;第二阶段,多目標同时追踪测试;第三阶段,抗干扰能力测试。
“
他转向雷达操作员:“开始系统启动程序。
“
操作员点点头,开始按下一系列按钮。
雷达控制台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隨著电源的接通,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响起。
“系统自检中...“操作员报告道,“电源正常,波导管压力正常,发射功率稳定在15千瓦...“
机库內的氛围越来越紧张,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雷达屏幕上的第一个信號。
“自检完成,系统就绪。
“操作员最后確认道。
李铭点点头:“开始扫描,搜索范围设定为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