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荀氏不得不压下心中的不喜与忧愁,朝着婆母襄宁长公主的静康院走去,想着婆母人脉广,看人也准,这姑娘到底合不合适,还是得劳婆母再探听探听。
不多时,荀氏便带着心腹嬷嬷和几个小丫鬟来到了静康院外。
待丫鬟通报后,便被引进了正房内,襄宁长公主正在阅览手中的游记,打发时间。
见荀氏来了,忙让她坐下,好歇一歇,
一番招呼后,才询问道:“你这孩子,怎的不好生安胎,反而来了本宫这里。”
荀,儿媳这些时日身子好了许多,大夫也说适宜动一动,且这个孩子是个乖巧的,也不折腾,倒是比怀着珍儿时手,眼中满满的慈爱,溢于言表。
襄宁长公主打眼瞧了又瞧,见荀氏脸色确实没有那般苍白虚弱后,才渐渐放下心中的忧虑。
笑着打趣起荀氏来,“若是让珍儿那个小魔星知道,你这个当娘的这般嫌弃他,怕不是得闹腾起来,这府里可就清静不起来喽!”
荀氏也陪着调笑起来,又与襄宁长公主闲聊了几句贾珍往日里的趣事,这才委婉提起自己的目的,打听起彭城伯府的事情来。
襄宁长公主得知荀氏的来意,也不得不感慨,荀氏对孩子后,襄宁长公况,并且特地派人去打听过,牵连的人也都一一探查了。
自然知晓与出自彭城伯府,再一听荀氏打听彭城伯府,襄宁长公主心中了然:只怕是与瑄儿有关。
虽不知晓其中具体的缘由,但荀氏总不会一直瞒着,早晚会告诉本宫。
襄宁长公主心中有数后,也不曾绕弯子,一五一十的将彭城伯府的情况叙述出来,不时还附上几句自己的看法。
荀氏见婆母对彭城伯府的情况,很是了解,也不再隐瞒,“好叫母亲知道,那日瑄儿遭了算计,遇到了同样被算计的彭城伯府千金,有了些许交集,儿媳放心不下,故而想认识一下这位姑娘。
只是儿媳在京中认识的人不多,与彭城伯府没有交际,倒是不太知晓彭城伯府的千金,是什么性情。”
襄宁长公主心中明了,想来是瑄儿对彭城伯府的姑娘有些许好感,毕竟是一起受过难的,倒也正常。
在二儿媳荀氏的关怀下,透露了一些心思,荀氏不了解这姑娘的家世品行,这才有了今日这一遭。
荀氏见状连忙询问起来,“母亲觉得彭城伯府那位姑娘如何?可能入得了您的眼”
荀氏说罢紧紧盯着襄宁长公主,想着了解襄宁长公主的态度。
暗暗在探寻,襄宁长公主可看得上彭城伯府的姑娘,甚至直击重点,‘与贾瑄可般配’!
襄宁长公主心中早已有了判定,“单就那位姑娘而言,性情品行俱佳,彭城伯深谙中庸之道,彭城伯夫人为人宽和治家严谨,同胞的两位兄长读书上有些天赋,虽未高中进士,但也有举人的功名在身,在一众勋贵子弟中也算有出息的。
整体来说,除了底蕴太浅,彭城伯府大房还算不错。”
分析完了优点,转折也随之而来,果不其然,襄宁长公主带着叹息的声音传来,“但是,结亲不仅仅只看彭城伯府大房,如今彭城伯府未曾分家,那就要将整个彭城伯府看做一个整体,一旦出事,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便是家族!”
“彭城伯府的老夫人眼皮子是个浅的,出身不高,眼界低。
娘家落魄后,为了拉拔娘家,给儿子娶了娘家侄女,导致二房一家子愈发不成气候。
更有丧夫寡居娘家的姑太太,还带着一双女儿,仗着那位老夫人的势,同二房一起跟大房打擂台。
偏偏那位老夫人拿捏着孝道,彭城伯夫妇狠不下心肠做决断,为了名声只能捏着鼻子忍气吞声,一时间倒是让双方势均力敌。”
“儿媳想着大房二房早晚要分家,只要那姑娘品行尚佳,大房也不拖后退,条件倒也不算差。”
荀氏想着儿子,难得提了请求,便也顺势说出了口。
只是一说出口,荀氏就感觉出了其中的不妥,只是为了儿子才勉强说服自己的话,哪里能立得住呢!
襄宁长公主听了果然面带不虞,只是顾忌着荀氏身怀有孕,轻声呵斥道:“糊涂,就彭城伯府那一大家子,除了大房都是糊涂虫,还妄图攀高枝,四处攀扯。
你又怎知彭城伯府能拖到分家的那一*日,而不是在分家前就被牵连!
况且瑄儿是二房长子,日后要撑起门户,珍儿又被皇兄看中,尚了本宫的侄孙女,皇室的郡主。
二房长媳的人选必须慎重,否则未来又怎么能同瑄儿一起执掌二房的门户,管教下面的弟妹。”
襄宁长公主想想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便是为了瑄儿,也该选一个家世品行都能配得上宁国公府门第,未来能与瑄儿一起撑起门户的妻子。
好让瑄儿未来能轻松些,不至于忙完朝堂上的事情,还要操心后宅之事。”
“事关瑄儿的终身大事,你这个当娘的也得上心些,可不能全由着瑄儿的性子。”
襄宁长公主不忘细细叮嘱,生怕荀氏不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