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
眼前李壁手书,确有几分米芾的味道。
李壁放下毛笔,摇了摇头,道:“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如何谈的书法。”
花轻语不知想起了什么,掩口笑道:“李大人何必过谦,你说的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另有其人。”
柴霏雪道:“我爹爹也说,今人论及书法,都说像谁像谁,反是失了灵真。”
李壁道:“哦?”
柴霏雪道:“我爹爹说,在咱们大宋之前,读书人都是不临字帖的。
颜真卿说,汉到唐,书法传承,历来是‘口诀手授’,乃是面对面的言传身教。
黄庭坚也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
李壁面露严肃,连连点头,道:“令尊经天纬地之才,真知灼见,不落凡俗。
我若早识得令尊,也能少走些弯路。
他如今身子可好?”
柴霏雪道:“有劳大人惦记,还好还好。”
李壁道:“令尊所言不错。
我朝太宗皇帝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以枣木镂刻之,厘为十卷,是为《淳化秘阁法帖》。
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
这些字帖起初多是赐给臣下,逐渐流入民间。
自此时人学书,有了参照。
可也正因为此,书法入了摹举临刻之途。
《淳化阁帖》宗‘二王’,天下书卷如出一辙。
今人作书,不外蔡、苏、黄、米四家。
我问你,书法为何物?”
柴霏雪微蹙蛾眉,想了一想,方道:“法既有典范之意,又有约束之意。
规矩、尺度,缺一不可。
法古字左边为‘水’,右边上‘廌’,下‘去’。”
提起笔来,在纸上边角处写了个楷书“灋”
字。
笔力劲挺,端庄大气,显也下过不少功夫。
李壁微微点头。
柴霏雪接道:“‘廌’乃獬豸之称,为公平公正之兽。
‘水’平如镜,亦有端正平和,不偏不倚之意。
此两者,皆曰尺度,不可偏驳。
宁静居和,方为周正。
若说书法,自也是要中规中矩。
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不管如何变化,篆楷行草,不失其形,不改其状,方为正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