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抬眼,忍不住惊呼:“哎呦,曹大姐,你这走礼送白面馍馍啊。”
曹老太昂着头,十分的得意:“那可不,我家和满城家可是亲家,能和一般亲戚一样吗?”
陈金花在屋里纳鞋底子呢,闻言放下针线,起身迎客道:“曹大妈,您快进来,这哪儿能让您亲自送过来啊,我还想着等一下去你家呢。”
曹老太端着盘子进屋,不在乎地说:“这有啥,我闲着也是闲着,这不是来你家坐坐嘛。
小楠忙着呢?”
有人来,姜楠自然不能再坐在缝纫机前面忙活,早起身去倒水了。
家里有她爸买的高碎,姜楠捏了一撮放进茶杯,边倒热水边说:“曹奶奶,我在给姥爷和舅舅他们做棉袄呢。
要过年了,我妈想给他们做两件衣服。”
曹老太笑得脸上都是褶子,虽然姜楠不太做家务,可针线手艺好啊,她家小行说了,小楠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呢,以后和小行结婚,那小行全身上下不都得换成新的?她越想越乐呵,拿起茶杯,吹着茶叶沫子,笑着说:“小楠可真能干。”
她指着端过来的花馍馍:“这是你大伯娘蒸的,你也知道,你大伯娘是陕甘那边过来的,她们那儿的规矩,过年过节的都得蒸花馍。
这阳历年也是年,你大伯娘就蒸了一锅。
你们拿过去吃,馍馍里放了红枣,吃着对身子好。”
陕甘那一片石油资源也很丰富,当年朝阳油田建立,从陕甘调过来一批人支援建设,后来留下来,大伯娘黄毓秀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还是主刀大夫呢,只是后来她结婚,以家庭为重,调到药房了。
陈金花笑应着,她家也备了给曹老太的礼,她起身去碗柜处,拿出早上姜满城包的小馄饨,整整一盖帘儿呢,熟了能有两碗的样子,这又是白面又是肉的,不比白馍馍差。
她端过来,放到茶几上,笑着说:“曹大妈,这是早上满城包的馄饨,您拿回去吃。”
曹老太笑得十分慈祥,因着大过节的,心里的顾忌少了几分,她轻声问:“我怎么听说今年过年不放假的?金花,你在工会,消息最灵通,是不是真的啊?”
陈金花无奈地点点头,这年头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说春节是封建糟粕,要不过节坚持工作。
这国人千百年来都过春节的,怎么就成糟粕了?她搞不明白,不过形势如此,她也不敢说什么,只低声道:“谁知道怎么回事儿呢,不过八成是了。
这事儿咱们不好评价的。”
曹老太心里开始不得劲了。
谁不盼着过年,就算她年纪大了,也喜欢过年啊。
以前小行爸妈还在的时候,虽然不常回来,但每次回,也都是过年前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过节,多好多热闹啊。
如今人没了,节都不让过了,曹老太叹口气,没了说话的心情,干脆起身道:“那我也不多坐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儿呢。
小行就让他在你家蹭饭吧,金花你别嫌弃他就行。”
陈金花笑:“瞧您说的,我喜欢小行还来不及。
曹大妈您慢走,以后常过来坐。”
曹老太抱着一盖帘馄饨,点头表示知道了,笑呵呵地回家继续忙活。
虽然是阳历新年,没春节隆重,大家伙儿也都应景地做了好吃的。
家家户户飘着香气,孩子笑大人乐的,十分热闹。
姜楠特意换了些鸡鸭鱼肉,趁着过年,姜满城干脆都剁成肉泥炸成丸子,以后想吃了热热就行。
不然平时总是做肉吃,太打眼了。
本来姜楠还想换点儿海鲜的,可商城里的海鲜都是半成品,他们筒子楼的厨房又在外面,家里人怕露馅儿,就都换成了朝阳油田能买到的鸡鸭鱼肉这些,海鲜就没换。
别说海鲜了,就连牛羊肉,姜楠都没敢多换。
这年头,城市居民一个月也没一斤肉的供给,大多都是猪肉,牛羊肉都是供给少数民族的。
汉民想吃,都得出高价去黑市淘换,姜满城也是装着去了几次黑市,这才给一斤牛肉一斤羊肉找了个出处。
因是大冬天,姜满城特意做了羊肉汤,热乎乎地喝起来就舒服。
四人中午做了五菜一汤,六个菜呢。
汤就是羊肉汤了,炒菜有小炒黄牛肉、红烧肉、辣白菜炖豆腐、酸辣白菜再加虾仁炒蛋,比楼里大多数人家的伙食都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