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串一百文放进大钱袋里。
长夏抓着钱袋口提起来,沉甸甸的,他脸上笑容变得灿烂。
昨天回来忙着和家里人说话、抱孩子,都没工夫提起黄雀和这个月赚了钱的事。
裴曜这才说道:“这个月做了两只螃蟹,一只大螃蟹,送去了城南那家陶氏玩器铺,一只圆螃蟹是廖叔要的,一共卖了五两三钱。”
“陶氏的老板娘上个月还找去了梧桐巷子,定了六个木雕,她原要八只,我说可能没那么多,我一个人,十几二十天只能做那么几只,就跟她说,往后每月去送几只,月月都有,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要那么多,她得了准话,心满意足就走了。”
“那六个木雕有两个是大的,各一钱,其他四个都是八十文,共五百二十文,还有张记的四个木雕,三百二十文。”
长夏抬头听得很认真,他目光落在裴曜一张一合的唇上,心想,做了这么多,实在是勤勉。
于是他望着裴曜的眼神有些欣慰,真是长大了,知道要养家。
听完后,他忍不住点着手指,试图算清楚。
裴曜给两人倒了热茶,笑道:“不用算了,我已经算清,六两一钱四十文,这些钱我一文没动,都带了回来。”
木雀是八百四十文,也就是八钱四十文,螃蟹五两三钱,算起来并不难,长夏在他说完后,自己也算清了。
木雀的价钱不高,好在成本也低,可以不计入其中。
螃蟹一只的成本在一两左右,这个成本不小,每次长夏都会算算。
不过实实在在到了手里的,确实是这六两一钱四十文。
裴曜说道:“前两天廖叔那边还催,要赶在年集之前,多给他那里送几只。”
长夏点点头,说:“年集逛大街的小孩子多。”
府城的玩器铺他们乡下人很少去,但裴曜跟他说过,住在城里的小孩子,大多都知道这些玩器店,有时三五成群,在玩器店门口探头探脑张望,胆大的还会自己进去逛逛。
年集一开,大孩子小孩子都无比雀跃,盼着念着要逛集会,吃这个、买那个,玩器店也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地方。
一些人家疼孩子,过年前给孩子买一两个玩耍的东西也舍得。
像裴曜做的木雀,价钱不贵,一二钱左右,很多人都掏得起,这正是廖诚良催着要货的原因。
成堆的铜板和一小堆碎银,裴曜早已清点过。
这几家玩器店有的给了碎银,有的全给了铜板,给什么都行,反正都是钱。
铜板多了也无妨,他们乡下人,平时买肉买果子糕点,用的多是铜板。
长夏数了数碎银块,大多都是一钱的碎块,也有几个二钱的。
算清这些后,他拿来一个小竹篮,这是裴灶安闲来无事编的,没那么精细。
长夏两枚两枚拿起铜钱,一边数一边往小篮子里放,够一百文后,他剪了一段麻线,穿铜板的时候,眉眼间笑意盈盈。
第128章五豆
卖炭的老农牵着骡子往前走,头骡脖子下系着铃铛,随着它走动,摇晃出“铛铛”
的响动。
头骡健壮,背着一袋木炭,身体两侧垂挂的麻袋也是黑色木炭,已经卖掉一些。
后面两只骡子跟着慢悠悠走,也背着木炭。
而最后面,一个年轻的庄汉牵着驴车,板车由两头小毛驴拉着,车上是满满的柴火。
伴随着老农的吆喝声,铃铛“当啷、当啷”
晃动,牲口蹄子也踏踏作响。
小巷里,紧闭的院门打开,老妇朝卖炭老农招呼,问价钱几何。
柴火比平时贵一点,老妇想了一下,还是将院门大大打开,取下门槛,让老农往院里挑柴。
每户人家的屋檐上都落了厚厚一层雪,尚未到融化的时候。
绿意很少,只有柿子树稍干瘪的几颗柿子还有一点残红,已经不甚明晰了。
去岁的桃符、春联褪了色,等到年前才会被换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