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卫青从上谷郡出关后,并没有遭遇预期中的匈奴主力。
他带着部众又向北边的荒漠行进了数百里,仍然不见敌人踪影。
一个难题就此横亘在卫青面前。
若就此撤兵,空手而归,不仅辜负了天
子期望,也会让满朝文武看笑话;但若继续向匈奴境内挺进,又该上哪儿去找敌人的主力呢?
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居无定所,不像汉朝这边有固定的城池可以攻打。
如果冒险深入大漠,在漫无目标的情况下,不仅可能劳师无功,而且极易遭遇匈奴人的埋伏,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怎么办?
经过一番焦灼的思考,卫青脑中灵光一闪,旋即做出了一个十分冒险却极有可能成功的决策——奇袭龙城。
龙城是匈奴王庭所在地,也是匈奴人祭祀天地、祖先和神灵的圣地。
在广袤的大漠和草原中,这也许是匈奴人唯一一处固定的居所,也是卫青此次出征唯一可以锁定的攻击目标。
那么,龙城在哪儿呢?
关于龙城的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
直到不久前的2020年7月,蒙古的乌兰巴托大学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才最终确定了龙城遗址所在地,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的额勒济特县,位于乌兰巴托以西四百七十公里处。
从卫青所在的上谷郡到龙城,直线距离将近一千八百公里,实际行军路程绝对在两千公里以上。
正是由于龙城距汉、匈边境太过遥远,匈奴人预料不到汉军会突袭,所以其主力部队都在南边准备迎击汉朝的四路铁骑,驻守龙城的兵力自然不会多。
这是卫青此次奇袭极有可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然而,危险也是显而易
见的。
长达四千多里的长途奔袭,其间穿越的几乎都是无人区,卫青和他的一万人马不仅要克服极其恶劣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还要面对迷路、断粮、缺水等致命的威胁。
这对卫青及其部众的勇气、意志力和体能,都是一次极端严酷的考验。
所幸,这群具有钢铁意志的汉家儿郎,最终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了匈奴人的王庭。
为数不多的龙城守军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尽管他们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全部歼灭。
卫青所部砍下了七百颗匈奴人的首级,班师凯旋。
这是自刘彻确立反击匈奴的战略以来,汉军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虽然战果并不丰硕,但这一仗的意义并不在于击杀了多少匈奴,而是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这是汉军主动出击、深入匈奴境内取得的胜利,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极大鼓舞了汉军将士的斗志,也为日后对匈战争的一系列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二,龙城是匈奴人的政治心脏和宗教圣地,象征意义高于一切。
如今卫青千里奇袭、直捣腹心,无异于狠狠扇了匈奴人一记耳光——可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它有效打击了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在心理上对他们进行了有力的震慑。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虽然名将陈汤要在将近一百年后才喊出这句振聋
发聩的口号,但卫青奇袭龙城的壮举,无疑已经拉开了大汉帝国征伐四夷、鹰扬国威的历史序幕。
相比于一仗就开启了辉煌军事生涯并打出了历史意义的卫青,另外三路人马的战况,只能用“惨淡”
二字来形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