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霍去病射杀李敢一事,又暴露了他性格上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好勇斗狠、做事太绝,缺乏政治上顾全大局的修为。
不过,正如上文所言,就算霍去病有可能在今后的人生中磨炼性格、提升修为,老天爷也不给他机会了。
元狩六年九月,年仅二十四岁、未来本不可限量的一代名将霍去病,在事先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身亡。
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只写了一个字——“卒”
;班固在《汉书·霍去病传》中,同样只给了一个字——“薨”
;后来的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中照抄了《汉书》,只写了个“薨”
字。
正因为所有史料都惜墨如金,而“字少事大”
往往留给人想象空间,加上人们对霍去病的英年早逝都深感惋惜,所以后世不乏对其死因的各种猜测:有“阴谋论者”
认为,他可能是死于当时朝廷的政治斗争;也有人说是卫青集团的人所为——因为霍去病的崛起抢了卫青的风头,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所以就有人出手进行了报复;甚至还有一种怪力乱神的观点,声称是李敢的冤魂索命……
然而不管有多少种说法,都只能算是瞎猜,因为没有任何史料予以佐证。
事实上,尽管在《史记》《汉书》等主要史料中
不见霍去病死因的任何记载,可当我们细心地翻检史籍,仍然可以从故纸堆的犄角旮旯中,找到某些关键性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霍去病的真正死因。
西汉成帝年间,经学家褚少孙曾对司马迁的《史记》做过一些拾遗补阙的工作。
其中,在《史记》卷二十的《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褚少孙有一条补记,写道:“光(霍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
霍光就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深受武帝信任;在武帝驾崩后辅佐少帝刘弗陵,成为一代权臣,后来又迎立汉宣帝刘询。
褚少孙的这条补记,记载了霍光临终前给汉宣帝的一道奏疏,上面清楚写着霍去病是“病死”
。
这应该是现存史料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且出自霍光之手,可信度极高,显然可以作为史实依据。
可见,霍去病是因为罹患急病而去世,背后并没有那么多阴谋。
对于霍去病的英年早逝,最为悲伤的人,除了舅舅卫青,也许就是对他寄予无限厚望的武帝刘彻了。
这年秋天,武帝特许霍去病陪葬茂陵,谥号“景桓”
,并为其举行了一场异常隆重的葬礼。
他调派了边境五郡的数万名铁甲军,列阵于从长安到茂陵长达百里的道路两旁,为他们的骠骑将军送行。
武帝还下令,将霍去病的陵墓修成祁连山的形状,以彰显他尽忠报国、
力克匈奴的旷世奇功。
霍去病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就像是一颗璀璨夺目却转瞬即逝的流星。
他的猝然离世,是汉帝国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足以令世人为之扼腕神伤。
可是,他创造的英雄传奇和历史功绩,却永不会消逝和湮灭。
在历史的夜空中,他已然化作一颗熠熠闪耀的恒星,不论我们何时回过头去,都依然能够看到他那彪炳日月、辉映千古的万丈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