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据司马迁记载:“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
(《史记·封禅书》)
世人通常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尽管少翁和栾大先后死于非命,渴望像他们那样一步登天的人仍旧如同过江之鲫。
比如元鼎六年春,武帝刘彻东巡至海,表示希望找到传说中的蓬莱仙人——齐地方士们一听,立刻动身出发,一时间乘船出海者多达数千人。
武帝刘彻迷信神仙,毫无节制地追求长生,不仅使他个人的名誉、威信遭到了损害,还造成了另外两个恶果:第一,大兴土木;第二,巡游无度。
早在元鼎二年,即诛杀少翁不久后,武帝刘彻就在长安兴建了著名的“柏梁台”
,台上铸造了一根高达二十丈的铜柱,其直径要七个人才能合抱;铜柱上铸有“承露盘”
,盘中是一只巨大的手掌,称为“仙人掌”
,掌心向上,用以承接上天降下的甘露。
据说,将玉磨成粉末,掺入承露盘收集的露水中喝下去,会有长生不死的功效。
柏梁台的修建,无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它只是武帝一朝大兴土木的开始。
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称:“宫室之修,自此日盛
。”
元封二年,公孙卿怂恿武帝说:“仙人好楼居。”
就是说神仙喜欢住高楼。
武帝立刻下令,在长安兴建了“蜚廉观”
和“桂观”
,在甘泉宫兴建了“益寿观”
和“延寿观”
。
古代,“观”
通常都指高楼。
据《三辅黄图》记载,蜚廉观的高度足有四十丈,其他几座也差不多。
若此记载属实,换算过来相当于九十二米,大概有三十层楼那么高。
即便放在高楼林立的今天,这种高度也相当可观,更别说在古代了。
除了这四座高楼,武帝又在甘泉宫兴建了“通天台”
,并对甘泉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通天台的具体高度,正史无载;而据野史《汉武故事》称,其高度竟然达到了一百余丈,相当于今天的二百多米、六十多层楼的高度。
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可信度较低;但通天台比上述四座楼观更高,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次年开始改用夏朝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冬,柏梁台发生火灾,烧毁殆尽。
武帝遂于当年在长安城西开始兴建建章宫。
该宫城的规模非常巨大,宫中建筑繁多,史称“千门万户”
:东有“凤阙”
,高二十余丈;西有“唐中台”
,高台附近方圆数十里为“虎园”
,专门豢养老虎;北有人工挖掘的“太液池”
,湖心建有二十余丈高的“渐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