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6070(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061章第六十一章黑熊疑案10

不大会儿,镇抚司衙门就传出一条消息,衙门雇几十人参加今晚紫光庄园的宴席,要求每个人替代某一官员出场,出场费一百两银子,案件结束之后,参与者名单将会被记录在册,作为以后提拔任用的基本要素!

当然,因黑熊一案的特殊性与危险性,此次招募并非是硬性规定,纯属于个人自愿参加。

消息一经传出,报名者蜂拥而至。

在镇抚司办案,那次行动没有危险?

黑熊固然危险,但相较起不会算计不会背后放冷箭的野兽来说,往往那些擅于背后伤人的小人乃至恶人更危险!

以往办案哪儿有什么奖励,都是拿朝廷俸禄的,死伤会有衙医给治疗,但补助就没有了。

这回不但有补助,还可以在以后升迁时作为一种筹码,他们当然会报名!

甚至到后来,有个百户也报名了,他们大半都是些年纪处在不尴不尬的阶段,今年能获得升迁,那就算是此生圆满,一旦升迁无望,这辈子就注定职业生涯会以百户这个职位而告终!

谁没个进取心?

就算不为了升迁后的福利与俸禄,为了面子,那也得尽力搏一搏!

此次就是个机会。

因为黑熊疑案,因为五皇子的关系,已经上打天庭,皇上知晓并且亲自布置下来的任务,一旦在这次案子里能露那么一小手,何愁不升官?

小半个时辰后,几十人的名额就报名结束。

之后还有不断赶来的锦衣卫,听说名额满了,个个都懊悔得跺脚,恨自己爹妈给他们生了两条小短腿儿,跑在了别人后头。

秦逸之也没亏待这帮弟兄。

他已经让人分头去那些官员府上,取了一套他们穿戴的衣裳,要求是,衣裳要新,从没穿过,而且必须是昂贵的布料制成的,若有官员府上没这种衣裳,那就用现银抵,一套衣裳纹银三百两!

那些官员哪儿敢不给衣裳,三百两银子啊,都可以在京都城某个犄角旮旯里买个小院子了。

秦大人对下属们说了,这次任务结束后,他们身上所穿的衣裳可以自行处置。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欢欣不已,这套衣裳即便是拿去当铺也能当不少钱,这可是额外的一笔收入,他们怎么可能不对老大发自肺腑府佩服敬仰?

苏锦书却在一旁悄悄地噘嘴,什么人啊,转手就一个人赚了九百两银子,还把博取人心的话说的那么理直气壮,真是只贪财的狐狸!

“大人,不若这案子咱们就别破了。”

她凑过去,一脸促狭的笑。

“哼,你以为那些多余的银子我自己装腰包了?”

不然呢?

苏锦书那小嘴都要撇上西北天。

“容贵妃马上就要庆祝生辰了,作为皇上直辖下的府衙,你以为镇抚司不用表示表示吗?”

秦逸之倒是很耐心地给解释了一句。

皇上的宠妃庆生辰,你去表示,还不是你赚了个好脸?

她继续撇嘴,以此显示她不服!

秦逸之看着她那噘嘴,翻白眼的样子,真想大手伸过去,在她那巴掌大小的脸上,来一通揉搓,看她还敢不敢对自己用这样的表情了?

但他还是强压下不耐烦,继续道,“容贵妃生辰之后就是镇抚司衙门成立百年纪念,每年都有锦衣卫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朝中虽然给了他们一些抚恤金,但毕竟有限,对于有些上有老下有小的锦衣卫,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一旦他们倒下了,也就意味着这个家走向了破败!

我决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今年我会邀请牺牲的锦衣卫家属来衙门中参加庆祝,并且拿出一笔钱来设立一个专门的账户,这个账户专门用来对于那些因锦衣卫牺牲而无法生计的家庭进行救助!”

“大人还可以拿出一定的银子成立一个技术学院,雇些个工匠作为任课老师,教授那些失去锦衣卫的家庭里的男丁们学习一定的技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也就会把日子继续过下去!

大人,那样比您给他们银子资助他们买米买面更有意义!”

苏锦书也不撇嘴了,双眼熠熠闪光。

在现代社会她就做过义工,在一些个技术学校里教授孩子们学习技术,让他们掌握一门生活技能,远比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吃喝更有意义!

“嗯,这个法子好!”

秦逸之面上难得的有了笑意。

他看着苏锦书那因为兴奋而发亮的眼睛,忽然就有种想要摸摸她额头的冲动,手抬起来在半空,却忽然又听小女人欢快地说,“大人,如果你真建立了这样的学校,我可不可以去当先生,教授他们厨艺,您要知道,厨艺一旦学得好了,进入哪个酒楼饭馆,拿一份丰厚的薪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反派女配,以武服人长生万古:苟在天牢做狱卒网游之末日剑仙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史上最强邪君快穿之宿主她飘了隐世医女被八零糙汉子偏宠,她娇软又旺夫病毒进化从宝可梦开始萌宝妈咪是机长倾世女帝:笑拥江山美男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我在末世有个鱼塘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都市仙尊神州雁回海贼王伊姆之子我在末世有点狂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超能小医生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锦衣玉令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