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合理的提议,有助于建立基础信任。
那么,第一个验证点:记录显示,在你穿越后,一次被称为“静默革命”
的全球ai伦理峰会达成关键共识,但记载模糊。
以你当时的视角,可曾感知到哪些推动力量?】
景瞳:呃……在当时我只是个普通人,身处社会的底层,能获取的信息有限。
我想它可能始于一个不起眼的非政府组织“普罗米修斯之火”
泄露的一份白皮书,该白皮书预言了强人工智能的“意识阈值”
,但真正的发起人我也不知道。
【理解。
个体信息层级是历史重构的重要参数。
该反馈已记录。
现在,你可以提出你的问题。
】
景瞳想了想,选择了一个看似不直接关联宏大历史的问题,它验证了重大科技历程,但不过问其社会影响,答案却可能暗示未来世界的能源结构乃至政治格局:在我所处的时代,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可以改变文明的“终极能源”
。
我想知道,在接下来的发展里,是托卡马克装置,还是激光惯性约束路径,最终成为了主流的基础?
【是精妙的试探。
两条路径在五十年内并行,但都非最终答案。
真正突破来自于对量子隧穿效应的全新理解所衍生的“场约束聚变”
,它融合了前两者的优点。
这项技术于你时代的60年后成熟,并直接导致了“能源离散化”
,瓦解了基于集中供能的传统地缘政治结构。
】
景瞳深吸一口气,这个答案信息量巨大:……我明白了。
那么,这场“能源离散化”
,它带来的总体结果是和平,还是混乱?
【这是你的第二个问题。
根据交换规则,接下来由我提问。
根据残存的历史记录,在你穿越后不久(约2030年代初),一场被称为“深度伪造泛在化危机”
的社会信任冲击事件达到顶峰。
记载将其归因于技术滥用,但动机细节已经模糊。
依你之见,当时推动这一趋势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以你作为普通人的亲身经历,当时社会弥漫的主要情绪是什么?是普遍的不安,还是某种无奈的适应?】
景瞳回忆了一下:我想,根源可能不仅是技术本身,更在于
,,但“军备竞赛”
逻辑逐渐主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