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哦?”
“贾昌墙上的文字,从笔体和内容来看,很像是智永和尚为纪念其弟智欣所作的一篇文章。
其中‘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句话,引用其先祖王羲之的《兰亭序》。
假如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广为流传的《兰亭序》就应该是真的。
因为:第一,在南诏国的《兰亭序》中找不到这句话;第二,智永是王羲之的后代,辩才所藏的《兰亭序》是从智永继承而来,所以智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兰亭序》里的句子,也算合情合理。”
皇帝尖锐地说:“听起来像在原地兜圈子?”
“是的。
但就在昨日,”
裴玄静说,“我偶然发现,怀仁和尚的《集王圣教序》中有不少字取自《兰亭序》。
那么反过来的话,从《集王圣教序》中找字,也可以拼回《兰亭序》。
但如果有些字未曾收入《集王圣教序》,那就拼不出一部完整的《兰亭序》。”
她停下来。
皇帝抬了抬手,示意她继续。
终于讲到最关键的部分了。
裴玄静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因而我又想到,为什么‘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句话,就一定是智永取自王羲之的《兰亭序》呢?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取自智永怀念其弟智欣的悼文呢?”
皇帝惊诧道:“那怎么可能?王羲之《兰亭序》在前,智永在后,两者相隔数百年啊,当然是智永取自王羲之咯!”
裴玄静缓缓地说:“陛下,在太宗皇帝从辩才手中谋得《兰亭序》之前,天下无人见过《兰亭序》,它只是一个传说。
而辩才,恰恰是智永和尚的徒弟。”
“说下去。”
“我们都知道,智永的书法造诣之深,直追其先祖王羲之,被评价为最能传承王羲之的后代书法大师。
由于流传世间的王羲之真迹越来越少,很多人都把智永的笔墨误认是王羲之的。
甚至有人说,在怀仁和尚《集王圣教序》中的许多字,本来就是智永所书。
因其形神兼备,以假乱真,就连怀仁和尚亦不能分辨。”
“所以你的结论是?”
“称不上结论,只是一种新的假设。”
说到这里,裴玄静变得越加小心翼翼,“我认为,太宗皇帝从辩才手中取得的《兰亭序》,只有前半部出自王羲之之手。
从‘信可乐也’四字往后的部分,都是智永所书。”
皇帝情不自禁地瞪大眼睛,盯着裴玄静看了许久。
清思殿中一片寂静,只有两人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裴玄静低着头,承受皇帝质询的目光,心中并不慌张。
“是谁干的?”
皇帝终于又开口了,“智永还是辩才?”
“不知道。”
裴玄静回答,“我只能推测,当年智永在其弟智欣去世后,写下一篇悼文,其中有‘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一句,我们姑且称之为《俯仰帖》吧。
有人……不知是谁,将《俯仰帖》中的一部分内容拆出,拼接在王羲之所书《兰亭序》的‘信可乐也’四字之后,乃成今日广为流传之《兰亭序》。
而《俯仰帖》中还有一部分没有拼入《兰亭序》的内容,则被录在了贾昌的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