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耶律大石觉得高铭说话一套一套的,但不可否认很有道理。
众人把酒言欢,最后高铭叫人拿了三坛酒赠予三个契丹人,“我不知道这酒合不合辽国胃口,所以没多带,就带了十坛来,剩下的六坛我打算带到上京去。
不过,没关系,如果愿意,可以留下地址,等我回宋国差人送到边境。”
耶律大石则道:“不必这么麻烦,派一个会酿酒的工人过来就好了。”
你还真是懂收益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啊。
高铭微笑道:“嗯嗯,人我尽量找。”
想得美,你就等去吧,这些酒可是要卖给你们赚钱的。
耶律大石听了高铭的话,叫人捧着酒坛子带着随从们离开了,临走前道:“明天早晨我来接你们,护送你们回上京。”
高铭挥手,“明天见,慢走。”
将耶律大石等人送走了。
这三个契丹人骑在马上,耶律大石还好,另外两个身子歪斜,但无论怎么歪斜就是不掉下来,对他们来说,从小骑马,这马就跟自己的腿一样灵便。
耶律大石问这两人,“你们觉得宋国的态度如何?是不是像之前以为的那样怠慢了?”
其中一人,汉话虽然说得不好,但却基本上都能听懂,席间的对话,除了一些诗词外,他听了个七七八八,“依我看,今年他们来得晚,应该就是姓高的那个使节说的原因,没其他的。”
如果宋国对他们怠慢,说不定就会和女真勾在一起,这很危险。
另一个人汉话一点不懂,全程鸭子听雷,他道:“我看他们三个,除了年岁大点的那个之外,剩下两个年轻的,长得都跟娘们似的,不是男子汉,我看啊,只有酒还不错,人不行。”
耶律大石轻笑。
姓高的正使,才思敏捷,那个姓花的副使,虽然没说几句话,但从步态和气质看,是个习武之人,功夫还很不错。
如果宋国的男人都像他俩这样,大辽就得反过来向南方送岁币了。
但,幸好不是。
-
第二天耶律大石如约来会馆见高铭他们
,一起行路去上京。
当经过榆关,也就是山海关的时候,高铭一点都没表现出惋惜、愤恨、不甘等任何不悦的情绪,平静如水。
他心里确实很馋这个山海关,但现在不能叫契丹人发现。
出了关,高铭立即感受到了不同,好像风都比关内凉了不少。
而村落稀疏,常常旷野一望无际,不见人影。
偶尔碰到人,也是骑马配弯刀,一路飚远。
耶律大石道:“春天就这个样
子,冻人不冻地,地上万物复苏,但是这风却吹得人冷。”
说着,他问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高铭,“是不是高正使?”
高铭微笑,“呵呵,深有体会。”
傍晚,原地扎营,生火做饭,吃过晚饭后,一堆围着篝火取暖。
高铭原本跟花荣并肩坐着,看到耶律大石坐在不远处的火堆前,正在看他赠给的那本词集,就主动走过去,指着天上的圆月道:“今天是十五,月亮正圆,我最喜欢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依我看,这首词已经将和与月亮有关的感情写尽了,再无人能出其左右了。”
耶律大石礼貌地微笑,“我还没看到那里,等我看到了,一定留心。”
等高铭一走,就迅速的翻找这首词。
读到精彩处,猛喝几口,这酒真的太合自己胃口了,可惜越喝越少不剩多少了。
喝了这个,其他酒就显得没有味道了。
王黼见高铭回来了,心想,你胆子可真大,还敢主动找契丹人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