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后一挥手中驳壳枪,第一个冲向缺口。
刘子龙急忙大喊:“警侦排的冲锋枪压上去,快压上去。”
不到一百米的距离,这一百多人旋风般的压上去,冲锋枪如雨点般的子弹劈头盖脸的砸过去,土匪纷纷倒地。
再之后刺刀就到了眼前。
如果是枪战,还可以躲藏在掩体后面对射,形成胶着,那么真正面对面的刺刀见红很快就能分出上下。
有个很大的谣言,说石牌要塞几万人拼刺刀,拼了两个小时都没声音,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根本经不起推敲。
拼刺刀是完全的体力活,力量占了很大的优势,一场白刃战下来,真正的出刀机会不会太多,你死我活的较量,每下都会拼尽全力,所以人很快就会力竭。
再有,小伙伴们回忆下儿时打架的经历,有几个是一声不发默默拼命的?习武的都知道有以气催力的说法,何况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刺杀训练,都要求突刺时候要呐喊的。
此时的城墙缺口,呐喊声,惨叫声,闷哼声不绝于耳。
双方真的进入刺刀见红阶段,土匪很快就崩溃了。
土匪枪上有刺刀的很少,而且也疏于训练。
双方往往一打照面,土匪刚抡起枪托想砸,五十八团士兵的一个突刺就给穿了胸膛!
毕竟直线距离要远远短于弧线距离,且动作更突然隐蔽。
那个抡枪托的动作,等于先拉开架势再打,给了对方足够的预备时间,实在是太愚蠢了。
归根到底:缺乏专业的训练。
白刃战是最锻炼部队的,也是最容易让对手崩溃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候,清军往往在炮战阶段还能死守,但是英军一旦攻上炮台,双方进入冷兵器交锋,清军就崩溃了。
现在看来冷兵器型军队输给热兵器型军队,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但这就是历史的事实。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超出人的想象!
所以不要被一些伪史和影视作品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