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爷青结”
、“当初真是看错他了”
的感慨。
知乎上则显得更学术一些,但氛围同样压抑。
有人提问:“如何客观评价江倾已发表学术论文的实际水平?是否存在被过誉的情况?”
下面一些看似专业的回答,开始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分析江倾过去的论文,强行寻找着“漏洞”
、“不足”
。
“你看他这篇关于神经网络架构的论文,这里采用的实验数据是否足够充分?结论是否下得过于草率?”
“这篇被引用了不少次的论文,其核心思想其实借鉴了国外某篇早期论文的框架,创新性有待商榷。”
尽管这些质疑很快被更专业的人士驳斥为“牵强附会”
、“不懂装懂”
,但这种质疑本身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不求甚解的大众舆论中荡开了一圈圈“原来他的学术成果也有水分”
的涟漪。
高赞回答是一种悲观的论调:“我们曾经以为江倾是例外,能打破伤仲永的魔咒,能带领我们实现弯道超车。
但现在看来,他或许只是另一个方仲永,而且是在一个我们最需要硬实力的领域。
这种幻灭感,加深了此刻的绝望。”
这种情绪持续蔓延,在2022年的最后几天达到顶峰。
当央视播出年度科技回顾专题,用大篇幅报道chatgpt及其深远影响,却只字未提无问科技与江倾时,网络上响起了一片“果然如此”
的认同式嘲讽。
“连央视都不带他了,官方定调了属于是。”
“曾经的天才少年,终究还是昙一现,可惜了。”
“建议江倾好好当演员吧,科技圈不适合你,也别再消费大家的感情了。”
……
时间就在这股愈演愈烈,几乎一面倒的舆论风潮中,走到了2023年1月1日,元旦。
新年第一天,早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向大地。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年终总结,新年展望,其中依然夹杂着对江倾的调侃与质疑,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他作为这种无力情绪的宣泄口。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早上。
九点整,无问科技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同时悄无声息地更新了动态。
没有冗长的解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行简洁到极致,却重若千钧的大字,配上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无限遐想空间的海报!
“智启万象,未来已来”
“2023.01.12全球见证”
海报背景是深邃无垠的宇宙星璇,仿佛一个正在诞生的星系。
星璇中心,并非实体,而是一个由无数流光溢彩的代码与数据流构成,仿佛正在缓缓睁开的巨瞳。
瞳孔既似蕴含宇宙至理的天眼,又像冰冷洞察一切的机械之眸,深邃得令人窒息,又仿佛能看穿过去未来。
瞳孔深处,有星辰生灭,有数据奔流,有一种难以言喻磅礴欲出的智能感。
下方只有简洁的日期,无问科技的logo,再无多余的任何字。
这条动态一出,宛如一颗寂静无声却威力无穷的真空炸弹,瞬间投入了那片已被焦虑、嘲讽、无力感填满的互联网海洋,将所有喧嚣都压了下去!
一直苦苦等待,维护江倾的粉丝们第一时间赶来,激动得语无伦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