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2章 文帝践祚(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曹丕听后,回应道:“以前周文王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却依旧侍奉殷商,孔子赞叹他品德高尚;周公旦代行天子之事,处理天下政务,最终还是把政权归还给成王,史书赞美他的为人。

我虽然德行比不上这两位圣贤,但也不敢忘记他们崇高的品德和行为。

唐尧、舜、禹凭借圣明的资质和高尚的品德治理天下,才能上和神灵,下安百姓,美名流传至今。

我德行浅薄、见识鄙陋,只是有幸继承先王的基业。

如今我的恩泽还未惠及四海百姓,即便倾尽仓库物资去赈济魏国百姓,还是有受冻挨饿的人。

我日夜担忧恐惧,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希望能平安度过此生,守住魏国的基业,死后能无愧于先王,尽到自己的责任。

我志向不高,只想做好这些。

虽然多次出现祥瑞,但我内心依旧惶恐不安。

许芝说的这些,我实在不敢当。

我内心恐惧,手都在颤抖,连字都写不好,言辞也无法表达我真实的心意。

我之前作诗说‘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我希望能遵守这首诗里的承诺,说到做到。

把我的这番心意传达给远近的人,让大家知道我的赤诚之心。”

于是,侍中辛毗、刘晔,散骑常侍傅巽、卫臻,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中博士骑都尉苏林、董巴等人上奏说:“我们看到太史丞许芝呈上魏国受命的符命,您的回复言辞恳切,坚守谦让之道,即便舜、禹、汤、文王在世,也不过如此。

但古代圣明的君王接受天命从不推辞,是因为要急切地遵循上天的旨意,满足百姓的期望,实在是不得已。

《易经》说‘观察天文现象来洞察时势变化,观察人文现象来教化成就天下’‘上天展现各种天象,预示吉凶,圣人就会顺应这些现象;黄河出现河图,洛水出现洛书,圣人就会效仿运用’。

天文现象会随着人事而变化,而河图洛书的记载,殷、周都借鉴使用。

这说明这些都是帝王的明确符命,是天道的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有德行符合天命的朝代兴起,无道气数已尽的朝代就会被取代。

《左传》批评苌弘想要支撑注定崩坏的天道,同时也肯定蔡墨‘雷乘乾’的说法,说明国家的兴衰存亡,不是人力能决定的。

如今汉朝衰落,皇帝权威丧失,天子诏令无人理会,上天要舍弃旧朝,任命新君,百姓也已背离汉朝,归附魏国,这是很明显的事实。

先王曹操拨乱反正,为建立大业打下基础;到了殿下您,凭借至高的德行顺应天命,即位以来,上天的征兆和人事的发展都十分完备,神灵的启示、图籍的记载都和古代一样,祥瑞之兆更是超过前代。

许芝所引用的《中黄谶》《易运期》里关于姓氏的谶语,在以前就已出现,和汉朝的命运同时显现。

由此可见,天命归属魏国已久,不是殿下您能拒绝的。

神明期待您祭祀敬奉,百姓都翘首以盼,希望殿下您能看看图籍上的明确记载,以天下大义为重,向内外宣告,让州郡百姓都知道符命显着,同时也了解您的谦虚之意。”

曹丕再次下令说:“把我的心意传达给四方,让大家明白我的诚恳,这是对的。

但其他的言论,并非我本意,我实在承受不起。

各位的议论,不如我自己对自身的了解清楚。

那些不切实际的夸赞,我实在担当不起。

而且我听说最近东征时,经过郡县和屯田地区,看到百姓面带饥色,有的甚至衣服破旧不堪,这些都是我的罪过。

面对众多祥瑞,我深感惭愧,也对不起百姓。

这么看来,我的德行连做一方诸侯都不够格,更别说称帝了!

大家别再讨论这件事了,别让我显得更加德不配位,等我死后,也不至于被后世君子嘲笑。”

癸丑日,曹丕将相关事宜宣告给朝中众官员。

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人看过通告后,向曹丕进言。

他们说:“殿下的指令我们已拜读,又研读了太史丞许芝呈递的关于符命的奏事。

我们知道,往昔唐尧的时代走向衰落,天命便归于虞舜;虞舜的时代衰落之后,天命又转到夏朝。

可见天地神灵的意志、帝王更替的气数、朝代兴衰的征兆,都取决于君主的德行。

孔子曾感慨:‘凤鸟不出现,黄河也不出现河图,我的主张恐怕难以实现了!

’如今汉朝衰败,从安帝、和帝、冲帝、质帝以来,皇位继承多次断绝。

桓帝、灵帝昏庸无道、荒淫无度,国家大权旁落,这表明天命的转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来已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篡位皇帝的后悔药绝世唐门之终极冰神康庄大佬又被离婚了制霸文娱从西虹市首富开始最强杀人刀武德充沛我只想安心修仙重生五零:悍夫蜜宠小辣妻穿成琴酒弟弟的我奇门医圣在都市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仿生纪元李慕白之前世今生斗破苍穹神之炎帝修罗剑魂电影世界十连抽开局变成一只虚七日逃生游戏[无限]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小福星她五岁半[七零]穿书之皇后总想欺负朕警校垫底的我攻略了警校组第一她病得不轻快穿之十佳好妈妈顾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