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了维护魏国的威严,收复辽东失地,曹叡当机立断,诏令太尉司马懿率领大军前去讨伐公孙渊。
在出征之前,曹叡召见了司马懿,君臣二人在宫中密谈。
曹叡神色凝重地问道:“依爱卿之见,公孙渊会用何种计策来应对你的大军?”
司马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公孙渊若弃城而逃,此乃上策;凭借辽水天险抵御我军,算是中策;倘若龟缩在襄平城中死守,那他就只有被我军生擒的下场了。”
曹叡微微颔首,继续追问:“那你觉得他会选哪条路?”
司马懿分析道:“只有明智且能准确权衡敌我形势的人,才会预先舍弃一些东西,主动撤离。
公孙渊并无这般见识与魄力,而且他必定认为我军远道而来,难以持久作战,所以他定会先凭借辽水抗拒我军,而后再退守襄平。”
曹叡又关切地询问:“此次出征,往返需要多久?”
司马懿自信满满地回答:“行军需百日,攻城需百日,返程需百日,再加上六十日的休整时间,如此算来,一年时间足矣。”
散骑常侍何曾听闻此事后,向曹叡上表进谏:“臣听闻先王制定法规,必定周全审慎。
任命官员时会设置副手辅助,出兵作战时会安排监军,派遣使者时会配备副使,临敌交战时会安排参御。
这都是为了充分集思广益,防范各种突发状况。
在危险艰难之际,副手能助力主帅;主帅遭遇意外,副手也可及时顶上,以此巩固防线,深谋远虑。
汉朝时也遵循此制,如韩信伐赵,张耳为副手;马援讨越,刘隆为副将。
这些先例皆记载于史册。
如今司马懿奉命讨伐公孙渊,率领数万步骑,路途遥远且险阻重重,长达四千多里。
虽说凭借陛下的天威,或许能不战而胜,但敌人也可能潜藏逃走,拖延时间。
战争胜负难料,归期不定。
人非金石,为长远计,应当给司马懿安排副手。
如今北方边境的将领和司马懿所统领的部下,名位相当,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恐怕难以相互制衡。
居安思危,乃圣人所戒。
陛下应挑选威望高、经验丰富的大臣名将,给予优厚的待遇,派去司马懿军中,战时共同谋划,平时作为副手。
如此,即便出现意外,也能确保军中指挥不中断,便可高枕无忧了。”
据《毋丘俭志记》记载,当时朝廷任命毋丘俭作为司马懿的副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二月癸卯日,曹叡任命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期望他能在新的职位上为朝廷分忧解难。
然而,就在癸丑日,夜空出现了奇异的天象,月亮先是靠近心宿的距星,之后又逼近心宿中央的大星。
在古代,天象异常往往被视为吉凶的预兆,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和担忧,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夏四月庚子日,刚担任司徒不久的韩暨不幸去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