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孙权,字仲谋。
他的兄长孙策平定各个郡的时候,孙权才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长。
《江表传》里记载:孙坚担任下邳丞时,孙权出生了,他有着方形的脸颊、大大的嘴巴,眼睛里透着精光,孙坚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认为他有富贵的面相。
孙坚去世后,孙策在江东起兵,孙权常常跟在兄长身边。
他性格气度弘大开朗,仁慈又很有决断力,喜欢行侠仗义、招揽士人,很早就有了名气,能和父亲、兄长相提并论。
每当参与谋划计策,孙策都觉得他很奇特,自认为比不上他。
每次宴请宾客,孙策常常回头对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将领。”
后来,郡里推荐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茂才,还让他代理奉义校尉。
汉朝因为孙策远处江东却能尽职纳贡,就派使者刘琬前去给予赏赐和任命。
刘琬对别人说:“我看孙氏兄弟虽然各自才能出众、通达事理,但都福分浅薄,不能善终,只有二弟孝廉孙权,形貌奇伟,骨骼不凡,有大富大贵的面相,而且寿命会最长,你们可以试着留意一下他。”
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被打败后,他们又进军到沙羡讨伐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事务都托付给了孙权,孙权痛哭不止。
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况且周公制定的礼法,伯禽却没有遵守,不是他想违背父亲,而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
臣松之按:《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子夏问孔子:“三年的丧期里,遇到战争可以不回避,这是礼的规定,还是当初有关部门的临时措施呢?”
孔子说:“我从老聃那里听说,从前鲁公伯禽就有过这样的事,是为了国家大事才这样做的。”
郑玄注释说:“周朝的人服丧满百日后就恢复正常工作。
当时有徐戎作乱,伯禽服丧满百日后就出兵征讨,是为了紧急处理国家大事。”
张昭所说的“伯禽不师”
,大概指的就是这件事。
“何况现在乱臣贼子争相作乱,豺狼般的恶人到处都是,你却想为亲人哀悼,顾及礼制,这就好比打开大门邀请盗贼进来,不能算是仁。”
于是孙权换下丧服,被人扶着上了马,出去巡视军队。
当时,孙权只占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这几个郡,然而那些偏远险要的地方还没有完全归顺,天下的英雄豪杰分布在各州郡,客居在这里的士人把安危和去留放在心上,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
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能够和他们一起成就大业,所以真心实意地辅佐他。
曹操上表推荐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守在吴地,派郡丞到郡里处理文书事务。
孙权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张昭,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人则担任将领。
他招揽优秀的人才,聘请有名的士人,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他的宾客。
孙权分派各位将领,镇守安抚山越地区,讨伐不服从命令的人。
《江表传》说:当初孙策上表推荐李术担任庐江太守,孙策去世后,李术不肯侍奉孙权,还收纳了很多孙权这边叛逃的人。
孙权写信索要,李术回复说:“有德行的人就会有人归顺,没有德行的人就会有人叛离,不应该再归还了。”
孙权大怒,就把情况报告给曹操说:“严刺史从前被您任用,又是州里推荐的将领,而李术凶恶,轻率地违反汉朝的制度,残害州里的官员,肆意做残暴无道的事,应该迅速消灭他,来惩罚这类坏人。
现在我想讨伐他,进可以为朝廷扫除像鲸鲵一样的恶人,退可以为严刺史报仇雪恨,这是天下公认的道义,我日夜都心甘情愿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