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奏书里还说:“之前都尉浩周劝你送儿子来当人质,其实是朝廷大臣们共同的想法,想通过这事试探你,你果然找借口推辞,对外说隗嚣送儿子最后也没好结果,对内又说自己会像窦融那样坚守忠诚。
时代不同了,人心也不一样。
浩周回来后,亲口说了你的情况,更让大臣们对你的怀疑加重,你始终没有真心归顺的依据,所以我只好听从大臣们的意见。
现在看了你上的书,言辞恳切,我心里感慨,也很感动。
我当天就下诏书,命令各路军队只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不许擅自进攻。
要是你真能效忠朝廷,消除大家的疑虑,孙登早上到朝廷,晚上我就召回军队。
这话的诚意,就像这大江一样!”
《魏略》记载:浩周,字孔异,是上党人。
建安年间担任萧县县令,后来做到徐州刺史。
之后统领护卫于禁的军队,军队战败,被关羽俘获。
孙权袭击关羽,一并俘获了浩周,对他很礼遇。
到魏文帝即位,孙权就派浩周给魏王送信,信里说:“从前讨伐关羽,俘获于禁将军,当时就报告先王,会把他送回去。
这是我归顺的心意,不用多说。
先王没太在意,还觉得我中间有别的想法,我一片诚心,却没能决定这事。
后来赶上先王去世,殿下继位,我的心意才得以传达。
公私之间的隔阂,没能完全说清,这才让当初的誓言没能明确。
梁寓传达命令,说得很详细,我深知殿下的心意。
我孙权一片赤诚,没别的想法,希望殿下能明察宽恕,相信我的坚持。
特意派浩周、东里衮前来,他们会把我的真情实意都告诉您。”
孙权在给魏文帝的信里继续说道:“我孙权本就资质浅薄,文韬武略都不出众,从前靠着父兄留下的军队基业,得到先王(指曹操)的赏识嘉奖,才承蒙国家恩典,得以安抚东部地区。
可这期间我考虑事情不够周全,很多事务都处理得不明不白,因为畏惧威势而忘了恩德,才犯下这么重的罪过。
先王仁慈,不忍心把我远远抛弃,不仅赦免了我过去的罪过,还展现出开明诚信的态度。
我虽然到敌国朝廷献上忠诚,斩杀了关羽,可这点功劳实在太微薄,连先王恩情的万分之一都没报答。
功业还没完成,先王就去世了。
殿下您登基后,威严和仁德广泛传播,我私下里担心自己的心愿没能被您清楚了解。
梁寓来到我这里,我才知道殿下您没有疏远我,还想安抚录用我,延续先王的情谊。
我得知这些,心里欢喜雀跃,就像拨开云雾见了青天,真是无比庆幸。
我孙权世代受到朝廷的恩宠待遇,君臣道义深厚,如今的事情,我会永远一心一意,希望殿下能体察我的真诚,多多包容庇护。”
信里还说:“先王因为验证了我的诚意,认为军队应当撤回,所以撤掉了合肥的守军,彰显南北之间的信义,让我能长驱直入不再后顾之忧。
最近收到守将周泰、全琮等人报告,说过了六月六日,有七百步兵骑兵径直来到横江,之后督将马和又带四百人进到居巢,全琮等人听说有兵马渡江,前去查看,被那些兵马攻击,双方临时交战,互有大量人员伤亡。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是恐惧。
我确实在远方,事先并不知情,又因为平时没有严格约束部下,冒昧地为此谢罪。
又听说征东将军张辽、横海将军臧霸如今又回到合肥,先王定下的盟约,时间还不长,而且我自己思量没犯下什么罪过,不清楚现在为什么要出兵,把军队调到远方驻扎?功业还没完成,正该为国家讨伐清除贼寇,却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让我非常失算。
大凡远方的人所依靠的,就在于双方的诚信,希望殿下能完成之前的约定,坦诚相待,让我能完成原本的计划。
我想说的话,浩周等人会传达的。”
:()白话三国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