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志林》里对这事有不同看法:吴王反驳郊祀的奏议,还贬低匡衡是俗儒,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他说得有理,既懂事物道理又合时宜。
可要是查考典籍,就会发现不对。
毛氏的说法是:“尧看到上天因为邰地而生下后稷,所以在邰地建立国家,让后稷掌管祭祀上天的事。”
所以《诗经》里说:“后稷开始祭祀上天,几乎没什么过错悔恨,一直传到现在。”
这说明从后稷以来都能祭祀上天,就像鲁国人举行郊祀一样。
因此《棫朴》这首诗里,才有堆积起来的燎祭柴火。
周文王在酆地郊祀,经书上有明文记载,匡衡怎么会是俗儒,说的是错的呢?周文王虽然没正式当天子,但已经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讨伐崇国、征服黎国,连商纣王的大臣祖伊都跑来报告情况。
上天已经抛弃殷商,转而眷顾西边的周,太伯三次让位,才让周拥有天下。
说周文王是王,在道义上有什么可怀疑的?不过匡衡的奏议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汉武帝在甘泉、汾阴建立祠堂,都是听了方士的话,不是根据经典。
方士说甘泉、汾阴是黄帝祭祀天地的地方,所以汉武帝就照着做,建立了两个祭祀场所。
汉朝在长安建都,甘泉在北边,方士说这是对应乾位,可匡衡说“武帝住在甘泉,在南宫祭祀”
,这就错了。
祭祀汾阴是在水边的高地上,称为泽中,匡衡却说“在东边的少阳位”
,也违背了本意。
这本来是吴国的事,对本传没什么影响,可惜没人出来纠正,所以我才说这些来矫正。
(脽,读音同“谁”
,见《汉书音义》)嘉禾二年正月,孙权下诏书说:“我没什么德行,却接受了上天赋予的使命,日夜小心谨慎,连好好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一心想平定天下的战乱,救济百姓,上对得起神灵,下对得起百姓的期望。
所以一直殷切地寻找优秀杰出的人才,想和他们一起努力,平定天下,只要是同心同德的人,我愿意和他们一直合作下去。
现在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公孙渊,长期被贼寇胁迫,困在一方,虽然心里向着国家,却没机会联系。
如今顺应天命,派来两位使者,诚意十足,奏章也很恳切,我收到这些,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了!
就算是商汤遇到伊尹,周文王得到吕望,汉世祖还没平定天下时得到河右之地,跟今天比起来,也比不上啊!
天下统一,这下就要定了。
《尚书》里不是说吗,‘一个人有福气,亿万百姓都能依靠’。
现在大赦天下,让大家重新开始,还要明确下达到各州郡,让所有人都知道。
特别要下达到燕国,宣扬朝廷的恩德,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听到这个喜讯。”
:()白话三国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