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孙皓后来派快马接连去阻止,可岑昬早就被乱刀砍死了。
)戊辰日,陶濬从武昌逃回建业,孙皓立刻召见他,急着问水军的消息。
陶濬拍着胸脯说:“蜀军的船都是小破船,现在只要给我两万士兵,乘坐大船出战,绝对能打败他们!”
孙皓赶紧集结兵力,授予陶濬符节黄钺。
本来定于第二天出发,可当天夜里,这些士兵就跑得一干二净。
这时候王濬的水军正顺江而下,司马伷、王浑的军队也都逼近吴境。
孙皓没了办法,只好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分别派使者给王濬、司马伷、王浑送去降书,里面写道:“从前汉室失去统治权,天下分裂,我的先辈趁机占据江南,凭借山川险阻,与魏国隔绝。
如今大晋兴起,恩德遍布天下。
我愚昧无能,苟且偷安,没能明白天命。
直到今天,劳烦晋军远道而来,车马停在江边,全国上下都惶恐不安,只能苟延残喘。
恳请朝廷格外宽容,我特派私自任命的太常张夔等人献上我佩戴的印绶,投降归顺,希望能得到接纳,救救百姓。”
(《江表传》记载了孙皓败亡前给舅舅何植的信:“从前大皇帝凭着神武谋略,率领三千士兵割据江南,席卷交州、广州,开创大业,本想传位万世。
到我这无能之辈继承家业,却不能安抚百姓,犯下很多过错,违背天意。
把昏暗的灾变当成祥瑞,导致南蛮叛乱,至今没能平定。
听说晋军大举进攻,临江而来,我想竭尽所能抵抗,可士兵们却纷纷败退,张悌也战死沙场,军队损失过半。
我心里又愧疚又惆怅,如今毫无办法。
陶濬上表说武昌以西的城池全都失守了。
失守不是因为粮食不够,也不是城池不坚固,而是士兵将领们不肯作战啊!
士兵不肯作战,难道是怨恨士兵吗?是我的罪过啊!
天上星辰异变,地上百姓怨声载道,看这形势,国家已经危如累卵,吴国气数已尽,多么令人痛心!
不是上天要灭亡吴国,是我自己招来的灾祸。
将来葬身黄土,还有什么脸面见四位先帝!
您要努力想出奇策,赶紧写信告诉我。”
孙皓还给大臣们写信说:“我凭着微薄的德行继承皇位,在位这些年,政令残暴,让百姓长期受苦,直到今天归顺大晋,国家覆灭,宗庙无人祭祀,我惭愧万分,死有余辜。
我本就才疏学浅,却侥幸登上皇位,能力低下品行卑劣,肩负王公重任,所以《周易》有‘折鼎’的告诫,诗人有‘彼其’的讥讽。
自从住进宫殿,就一直重病缠身,谋划不足,思虑失当,荒废了很多政事。
身边小人趁机施行酷虐,毒害遍布全国,忠良之士遭受迫害。
我昏庸不觉,直到灾祸降临才明白自己的过错,辜负了各位,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如今大晋平定天下,致力于提拔贤才,正是英雄施展才华的时候。
管仲曾是齐桓公的仇人,却被重用;张良、陈平离开楚国,成为汉朝大臣,离开混乱投奔明主,不算不忠。
不要因为改朝换代就消沉失意,要努力保持美德,谨慎行事。
我没什么可说的了,就此停笔吧!”
),!
壬申日,王濬的军队最先抵达建业,孙皓向他投降。
王濬解开孙皓的捆绑,烧掉棺材,以礼相待召见他。
(《晋阳秋》记载:王濬接收了吴国的户籍地图,共有四个州、四十三个郡、三百一十三个县、五十二万三千户人家、三万二千名官吏、二十三万士兵、二百三十万男女百姓、二百八十万斛粮食、五千多艘船只、五千多名宫女。
)司马伷因为孙皓曾把印绶送到自己军中,就派使者送孙皓去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