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初版前言 2012年(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于是,《奈何》中我最爱的红衣画皮公子原型就这么诞生了。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我还在写《最后的女神》的稿,而且那时距08年写的古风小说《月上重火》也有很长时间,再重新提笔写古风,如果不做足准备,肯定会写得四不像。

而且,我发现每次想要动笔写东方神话的时候,总是会卡在世界观的设定上。

那时很质疑自己的想象力,觉得一构思中国背景的幻想小说,都很难跳出一个固有的框架,例如能写在西方神话里的语言、种族、文化、建筑冲突,到了东方题材,都显得狭隘很多,如果想要保持中国风的原汁原味,就完全不能像西方神话那样天马行空。

后来经和朋友讨论,终于发现那是因为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地理文化占据了极大的比例。

亚洲文化几乎都发源于中国,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被中文和中华文化所主导,我们都生着黑眼黑发。

因此,韩国漫画家李元馥对中国的单字概括,就是一个“一”

——无论如何,我们都保持着统一与完整的文明。

而在西方,文化主要起源于罗马始祖、日耳曼精神和基督教文明,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又因国家众多而被分裂成无数细小的文化。

即便现在欧洲成立了欧盟,通用语言是英语,他们各自多种多样的文化与自身的语言也依然扎了深根。

也就是说,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存在的最大差别是:中国的神话是纵向的,亮点在于悠长的历史、复杂的人性、内涵的对白和磅礴的时间感;西方的神话是横向的,亮点在于丰富的世界观、多种族文化语言与宗教的冲突。

至此,我终于为自己解惑,中国神话的首要重点在于意境,而非世界观。

当然,如果能把二者都结合好,把西方的多元化写到阴曹地府中,让鬼的种类、六道轮回也变得多姿多彩,再认真写好古风意境,那岂不非常完美?那时已是11年4月12日,我从伦敦跑到了柏林,把那一堆中文古籍一并带过去仔细看过,终于下笔写了《奈何》的初稿。

然后,我也发现自己为自己挖了个滔天大坑来跳——所谓意境,就是要通过文字烘托来写好文章。

所谓文字烘托与雕琢,就是需要用时间打磨的。

于是,《奈何》成文过程中的种种折磨,一直到回国后的今天,才总算停止。

中间夹着读者的狂催,杂志编辑的皮鞭,出版编辑的抽打,都没能让我提速起来。

从开始构思到完稿,这单本书居然花了快两年时间,已经是我连续写的小说里记录中最慢的一本。

不过,在写好全文的那一刻,我只觉得,很值。

君子以泽于

2012年9月18日,上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藏锋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快穿宿主又撒糖了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将四个巨佬写进耽美文后穿书后我攻略了病娇反派只为成就那些梦想天戮宇宙一人一马一刀,我劈开了整个江湖穿越后我在仙界养起了神兽据说,这个废柴又逆袭了!无限版帝国时代神门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皇贵妃她持美行凶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穿成琴酒弟弟的我当快穿大佬拿了女配剧本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诸天最强学院争霸文里的娇软美人楚医生的作精娇妻是玄门大佬快穿之反派白月光很撩人吞噬星空之万物之主诅咒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