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之前确实受到了姐夫(卢副主任)隐晦的提醒,但更多的是对青林实际情况的担忧。
如今亲眼看到管委会主任亲自出马,看到工人的积极转变,顾虑消了大半。
“郑主任。”
马明远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您的诚意和能力,我看到了,工人的状态,也出乎我的意料。
这样,论坛结束后,我亲自带技术团队再去一趟青林,进行深度考察和细节谈判。
只要技术可行,条件合适,这个项目,我们绿源投定了!”
“好!
期待马总莅临。”
郑途伸出手,与马明远重重一握.....
绿源项目的峰回路转,极大提振了经开区招商团队的士气。
但郑途清楚,这只是开始。
他回到青林,立刻投入更繁重的工作:
首先是班底磨合,由赵恒带领团队,联合省环保院专家,日夜奋战,拿出了科学严谨的钢厂地块污染修复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陈默将管委会的运转效率提升到新高度,井井有条,刘大彪的工人联络组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稳定了工人情绪,还收集了大量关于工人技能、就业期望的一手信息,为精准招商提供了依据。
郑途通过压担子、给支持、明奖惩,让这个草创班底迅速成长、磨合,成为他手中可靠的力量。
随后是政策突破,针对招商吸引力不足的问题,郑途带着李薇反复测算,在苏瑾澜和市委的支持下,大胆提出了一个“就业导向型”
的招商政策包:对承诺吸纳原钢厂工人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额外的税收返还和土地租金补贴。
同时,经开区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免费为企业提供岗前技能培训。
这个政策直击痛点,极具吸引力。
最后是精准招商,郑途不再广撒网,而是依托李薇整理的优势资源清单和刘大彪提供的工人技能画像,精准对接。
他亲自带队,重点突破几家与青林产业基础(金属加工、机械)有承接潜力、且用工量大的企业。
然而,困难依旧重重。
一家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华腾精工”
对青林很感兴趣,看中了交通区位和一批有经验的机械工人,但提出了一个苛刻条件——要求经开区在三个月内,为其定制建设好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厂房,否则就选择邻省条件更好的园区。
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
“郑主任,这几乎不可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