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洛水摊香,魂映蓝光
盛唐洛阳的南市,因临着洛水,总比别处多了几分水汽的清润。
洛水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水面泛着粼粼波光,载着往来的商船与渔船,船桨划过水面的“哗啦”
声,与岸边小贩的吆喝声混在一起,成了南市独有的烟火韵律。
而在洛水岸边的石阶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却总能吸引不少食客——那是周伯的鱼骨酥摊。
周伯的摊子很简单,一块木板搭在两个石墩上,上面摆着一个竹筐,筐里装着金黄酥脆的鱼骨酥,旁边支着一口小铁锅,锅里的油还冒着热气,偶尔有几粒油星子溅起,带着洛水鱼特有的鲜香。
周伯今年六十多岁,头发已有些花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手里总拿着一把油纸,小心翼翼地给客人包鱼骨酥,动作缓慢,眼神却总望向洛水深处,像是在等什么人。
陈墨背着装有《味魂录》的包袱,沿着洛水岸边慢慢走。
自离开长安后,他便一路东行来到洛阳,这座古都的烟火气与长安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宫廷的庄重,多了几分水乡的温婉,连食物的味道,都带着洛水的清润。
他怀里的银汤勺,自记录下腊汁肉夹馍的食谱后,便又恢复了沉静,却在靠近周伯的鱼骨酥摊时,突然轻轻颤动起来,勺身泛出一层淡淡的蓝色光晕,像极了洛水深处的颜色,与之前遇到的红光、粉光都截然不同。
“老丈,这鱼骨酥怎么卖?”
陈墨走上前,笑着问道。
周伯抬起头,眼神从洛水收回,落在陈墨身上,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温和:“客官是外乡人吧?听口音不像咱们洛阳的。
这鱼骨酥,两文钱一小包,刚炸好的,还热乎着呢,你尝尝?”
说着,他拿起一小把鱼骨酥,用油纸包好,递到陈墨面前。
陈墨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油纸的温度,带着淡淡的油香。
他打开油纸,捏起一块鱼骨酥放入口中——外皮酥脆得恰到好处,咬下去“咔嚓”
一声,内里的鱼骨早已炸得酥软,无需费力咀嚼,洛水鱼的鲜香在口腔里散开,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盐味,不咸不腻,却透着一股洛水特有的清润,让人吃完一块还想再吃。
可就在这时,怀里的银汤勺突然泛起更亮的蓝色光晕,陈墨下意识摸出汤勺,勺身映出的画面让他愣住了:那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穿着粗布工装,手里握着一把刨子,正坐在洛水岸边的木工作坊里,专注地打磨着一块木板。
青年面容俊朗,眉眼间与周伯有几分相似,他的身边放着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艘小船的设计图,旁边还写着“父,此船不怕风浪”
的字样。
青年打磨完木板,拿起一块鱼骨酥咬了一口,脸上露出笑容,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这……”
陈墨刚想细品画面,银汤勺的光芒突然暗了下去,映出的青年身影也消失了,只留下勺身的缠枝莲纹,泛着淡淡的蓝色余韵。
周伯正好收拾完摊位上的油纸,看见陈墨手里的银汤勺,眼神突然变了,声音带着几分试探:“客官这勺子……是不是能看见些特别的东西?”
“老丈何以见得?”
陈墨问道。
周伯叹了口气,坐在摊位旁的石阶上,从怀里掏出一个旧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青年与周伯的合影,青年手里拿着一艘小木船,笑得格外灿烂。
“不瞒客官说,那青年是我儿子,叫周舟,是个船匠,手艺在这洛水一带数一数二。”
周伯的声音带着哽咽,“三年前,洛水涨大水,下游有艘渔船被困在水里,随时可能被冲走。
周舟看见后,想都没想就驾着自己刚做好的小船去救援,可谁知道,刚到下游,就遇到了巨浪,船被打翻了,周舟他……他就再也没上来。”
陈墨心里一沉,握着银汤勺的手紧了紧:“周舟兄弟生前……很喜欢吃您做的鱼骨酥吧?”
周伯点了点头,眼泪掉了下来:“周舟从小就爱吃我炸的鱼骨酥,他说,这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
他还说,等他赚够了钱,就给我造一艘不怕风浪的船,让我以后不用再怕洛水涨水。
可谁知道,他还没来得及把船造好,就……”
周伯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陈墨低头看着手里的鱼骨酥,那股洛水的清润里,似乎多了一丝怅然,像周舟对父亲的惦念,又像周伯对儿子的牵挂。
他想起银汤勺里周舟画的船图纸,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老丈,周舟兄弟画的船图纸,您还留着吗?”
周伯摇了摇头:“当年大水把作坊冲了,图纸也弄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