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张截图中的网页属于圣日内维耶高级中学。
至少可以确定,两年前的二月,那里有一名叫阿利雅·C·德·博蒙特的学生在读。
圣日内维耶是一所国立直属精英中学,位于首都中心人文老区,以优秀的CPGE预科课程闻名。
这个阿利雅是校哲学辩论社团的一员,两年前,她出现在首都大区参赛队员名单中。
多里安没有问过阿利雅的教育履历。
仅凭这一则校内新闻,并没办法证明她们是一个人。
第二张截图是博蒙特城堡基金会官网发布的讣告:
‘我们以沉痛的心情地告知各位,本基金会法人,让·洛朗德·德·博蒙特先生与太太妮可因故不幸去世。
‘依照遗嘱,德·博蒙特夫妇的葬礼已于8月27日举行,感谢各位博蒙特之友的关心悼唁。
理事会副主席暂时代理法人职务,后续运营变更将持续跟进。
’
发布时间,去年9月1日。
落款是副主席S·克莱夫,以及某个‘A.C.德·博蒙特’。
多里安翻遍了基金会的所有通告,都没找到关于这个名字缩写与阿利雅·夏洛蒂亦一样的人的其他信息。
调查到这一步,多里安依然没有能让两个阿利雅画等号的决定性证据。
左划,最后一张截图是来自Flickerlog平台的照片。
多里安找到这个账户完全要感谢社交平台算法。
他先发现了圣日内维耶中学的哲学辩论社团的账户,但里面的帖子定期清理,他一无所获。
然而Flickerlog紧接着就推荐了几个关联用户,其中一个的账户名异常眼熟,与全名关联起来毫不费力。
而出现阿利雅·德·博蒙特的校园通告里,就有这么一个对得上的名字。
账户主人家境优越,就读某座私立大学,正在一家咨询机构实习。
滑过漫不经心展示酒店、健身房和限量手链手袋的大量照片,接近账户底部是两年前的一张不起眼日常相片:
会议室桌子,坐在桌子边的少男少女,散漫摆着的饮料杯和点心盘,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上隐约可以看到‘辩题’等字样。
背景虚化的角落,大概是会议室玻璃门,上面有一个与圣日内维耶中学校徽轮廓相似的图案。
这张照片配文:‘年轻哲学家们也需要茶歇’
图片的右下角,非常靠近镜头的地方,一个女孩正单手撑着太阳穴和身边人说话。
她只露出半张脸,栗色长发披散,镜头捕捉到的眼睛是多里安熟悉的、虹膜边缘微微泛绿的浅褐色。
无论看多少次,与这张关键证据对视超过两秒,多里安就忍不住想要闭上眼睛。
他扮演了一把剥丝抽茧寻找罪证的侦探角色,但罪证真的到手,他竟然恼恨起来:恨犯人为什么不贯彻缜密的行事风格到底,为什么偏偏在关键时刻马虎,意外被目击留底。
离完美犯罪明明就差一点。
只要欠缺最后一环,他的推论就无法成立。
他也就还能自欺欺人地相信都是巧合。
多里安一小块一小块地掰开剩下的干酪,木然塞进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