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先头部队踏入碑林边界时,异象突现。
每一座石碑表面的文字开始流动,如水般汇聚成河,最终在空中交织成一面巨大的镜面。
镜中映出的不是入侵者的面容,而是他们内心最深处试图遗忘的画面:一名士兵看见自己童年时被迫亲手打死家犬的情景;指挥官目睹父亲在interrogationroom里签字批准人体实验的瞬间;翻译员耳边响起母亲临终前的控诉:“你说你是为和平工作,可你知道你翻译的命令杀了多少人吗?”
没有人开枪。
没有人移动。
他们在自己的记忆面前,彻底崩溃。
就在此刻,小女孩抬起手,轻轻摇动颈间的铃。
一声清鸣,穿透钢铁与仇恨。
紧接着,九十九道银光自天际降临,围绕碑林形成环形屏障。
那是九十九位已逝守忆者的意志残响,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归来。
他们的身影模糊不清,却坚定无比地挡在大军之前,口中齐诵:
>“吾等以心为灯,以忆为火。”
>“纵使天地崩摧,此志不灭。”
>“凡欲夺人记忆者,必先面对自身之罪。”
>“退一步,尚存人性;进一步,永堕虚妄。”
军队撤退了。
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他们终于听见了自己灵魂的声音。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首次承认“记忆危机”
的存在,并提议建立“全球记忆共治机制”
。
多个国家宣布暂停“净忆散”
生产,开放部分历史档案。
更有数十位曾参与记忆清洗工程的高层人物公开忏悔,其中包括那位在京都教室刻字的教师??他并未死亡,而是被送入医院抢救。
苏醒后,他出版回忆录《我曾是刽子手》,首印百万册,一夜售罄。
然而,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M-Ω波”
特质。
他们能听懂动物的哀鸣,能感知土地的伤痛,能在触摸一件旧物时,完整还原其主人一生的故事。
学校不得不修改课程,“情感记忆学”
成为必修课;法庭引入“共情证词制度”
,允许受害者记忆通过特定媒介直接传递给陪审团;甚至连人工智能系统也被迫升级??旧版AI因无法理解“悲伤”
“愧疚”
等复杂情绪而频繁出错,新一代AI则必须接受真实历史数据训练,否则无法通过伦理审核。
陆知和林晚生依旧住在碑林旁的小屋里。
每天清晨,他们都会看到新的访客到来:有白发苍苍的老兵,捧着战友的骨灰坛;有年轻情侣,带来祖辈未能寄出的情书;还有外国记者,背着摄像机,记录这一切,说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有一种力量,比权力更持久,比时间更坚韧。”
这天夜里,陆知梦见了小女孩。
她站在一片星海之中,周围漂浮着无数人脸之书,每一本都在微笑。
她回头看他,说:“我不是消失了,我只是变成了风,变成了雨,变成每一个说‘我记得’的人。”
他醒来时,窗外正下着细雨。
铃铛无声,但他的心却震得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