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陆知点头:“不只是他们……还有更多。”
话音未落,地面开始震动。
不是剧烈的地壳运动,而是一种深沉、规律的搏动,仿佛整座山脉的心跳正与某种更高频率同步。
南极科考站的数据在同一时刻刷新:
>**“忆之树共振频率同步率:41%。”
**
>**“全球新生儿共情指数突破临界值。”
**
>**“警告:传统认知模型失效。”
**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接连报告异常现象。
在京都,那位曾刻字于教室墙上的教师,在出版回忆录后并未停止行动。
他在一所废弃小学重建课堂,邀请幸存者后代与加害者子孙同坐一室,面对面讲述家族秘史。
第一节课上,一名少年读完祖父参与细菌战实验的日志后突然昏厥,醒来时用陌生方言哭喊:“我不是想杀人的!
我只是害怕被杀!”
??那是他祖母临终前的遗言,而他从未听过她说话。
在刚果雨林边缘,一位部落长老将一块祖传骨笛埋入土中,三天后,整片森林的树木开始分泌带有记忆影像的树脂。
科学家采集样本后发现,树脂中封存的画面竟是十五世纪欧洲殖民船首次登陆非洲西岸的情景,角度精确到每一根缆绳的摆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影像末尾出现一行浮空文字:“我们看见你们来了,也知道你们会忘记。”
而在冰岛一座火山观测站,地质学家监测到地幔层传出规律性波动,经解码后竟是一段重复播放的远古吟唱。
语言学专家比对后确认,这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北欧萨满祷词,内容为:“当大地重拾眼泪,火种将自灰烬重生。”
这一切,皆因碑林之变而起。
春分后的第十七日,天空再次裂开一道银色光柱。
这一次,光芒持续了整整一夜。
全球数亿人目睹奇景:云层中浮现出巨大的虚影,那是无数面孔交织而成的巨树轮廓,枝干伸展覆盖五大洲,叶片由千万段记忆片段构成,随风轻摇,洒下如雪般的光尘。
人们称其为“忆之树显形”
。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全球记忆峰会,宣布正式解散“认知稳定紧急令”
,并成立“人类集体记忆保护署”
。
原“净忆散”
生产线被改造为“忆源提取中心”
,用于从历史遗址中采集残留情感波,并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将其还原为可感知的信息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面对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