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苍天大夜,浓稠得如同化不开的墨汁,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无情地淹没了人间。
此刻的光景,像极了数十年前的那个血腥之夜,记忆与现实在这一刻产生了诡谲的重叠。
恍惚间,范凌舟仿佛又看到了……
...
小女孩把纯阳石碎片攥在掌心,站起身来。
风从昆仑墟的裂谷深处吹出,带着远古岩层的气息,拂过她的发梢,又卷向无垠旷野。
她没有回头,只是向前走,脚步轻得像一片雪落在另一片雪上。
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但她知道,这石头在指引她。
天边泛起微光,不是日出,也不是星辰,而是一种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银白色辉晕,如同记忆刚刚苏醒时的朦胧。
大地之下,那道自南极祭坛延伸而出的地心脉络正悄然震动,频率低缓却绵延不绝,仿佛整颗星球的心跳正在调整节拍。
每一座埋藏纯阳石的城市、每一条曾流淌过血泪的河流、每一处被遗忘的墓碑下,都开始渗出淡淡的光雾,升腾而起,在空中交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
这张网,是新的记忆神经。
七日后,全球气象系统出现异常。
不是风暴,不是干旱,而是“梦雨”
??一种只在夜间降落的细密水珠,每一滴都携带一段模糊影像。
人们在睡梦中听见陌生语言呢喃,看见从未去过的地方,经历不属于自己的人生片段。
科学家无法解释其来源,只能记录:这些雨水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微量纯阳粒子,且具备信息存储特性。
更诡异的是,所有淋过梦雨的人,醒来后都会在皮肤上发现一道短暂浮现的纹路,形状各异,却都与各地出土的古老符文高度相似。
有人称那是“记忆烙印”
,也有人说,这是地球在重新标记它的子民。
林疏并未出现在任何监测点,但她留下的影响如根系蔓延。
自由记忆学校已扩展至三十七国,学生人数突破百万。
课程不再局限于体验历史,而是训练一种被称为“共感书写”
的能力??通过冥想与纯阳石共振,将自身情感转化为可传递的记忆符号。
这些符号被录入全球网络后,会自动寻找最需要它们的灵魂进行投射。
一名叙利亚少年在体验了以色列老兵的记忆后,写下:“我恨他开枪的那一刻,也懂他扣扳机前的颤抖。”
这句话被选为年度共感文本,刻入日内瓦和平纪念碑内层。
与此同时,南极地底祭坛的变化愈发剧烈。
“记忆之卵”
表面的裂缝不断扩大,银蓝光芒透出更多细节:那并非静态图像,而是无数人影在其中行走、哭泣、拥抱、战斗。
有学者提出,那可能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具象化容器,一旦孵化,将释放出超越语言的情感洪流。
但谁也无法确定,那究竟是救赎,还是新一轮的清洗。
就在此时,巴西屋顶上的十岁女童再次发声。
这一次,她不再笑,而是跪坐下来,双手合十,额头贴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