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晚怔住了。
她抱住女儿,久久不语。
眼泪无声滑落,滴在泥土上,渗入根系。
少年静静地看着她们,忽然想起林远山临终前握着他手的样子。
那时他还以为那句“等树开口说话那天”
,是指技术成熟之时。
可现在他明白了??树早就开口了,只是大多数人听不见;或者说,他们听见了,却不愿承认那是声音。
真正的倾听,从来不是耳朵的事。
是心能不能接住那份重量。
---
几天后,少年接到教育部邀请,参与编写《源语教育读本》初中卷。
他翻阅初稿时,看到一段关于“共语亭社会效应”
的描述,写着“有效缓解都市孤独症”
“提升公民心理健康水平”
之类官方措辞,不禁摇头。
他在修改意见中写道:
>真正改变人的,从来不是一座亭子或一棵树。
>是当一个人终于敢说出“我很难受”
的那一刻,
>发现世界没有因此崩塌,反而有人回应:“我也是。”
>这才是治愈的开始。
>所以,请不要把共语亭写成工具,
>它是一个承诺:
>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有人愿意听。
书稿通过审核后,全国三千所中学同步启用。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倾听他人,也学习如何面对自己内心最深的沉默。
一位云南山区的女孩在作文中写道:“以前我觉得山太大,话喊出去就没了。
现在我知道,只要说出来,风会带它去该去的地方。”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源语运动”
的关注持续升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日定为“全球倾听日”
,并在日内瓦设立“沉默档案馆”
,专门收录那些因战乱、压迫、灾难而无法公开讲述的故事。
第一批入驻的,正是青山矿难二十四位遇难者家属的语音遗言。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某夜,少年收到一封匿名信,没有署名,只有一张照片:一棵位于西北戈壁的小蓝树,孤零零立在废弃雷达站旁,树干上缠绕着锈迹斑斑的铁链。
背面写着一行字:
>“还有地方,树想说话,但被人捂住了嘴。”
他立刻调取卫星图像,发现全国至少有十七处疑似人工干预痕迹??小蓝树被连根拔起、焚烧,或是用强磁场干扰其生长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