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浩是被林远第一个揪到“答疑角”
的。
面对一道关于抛物线运动的物理题,李浩抓耳挠腮,眼神放空,显然灵魂己经飘向了球场。
“浩子,看这儿!”
林远敲了敲桌子,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起来,“别把它当抛物线,你就当这是你投篮!
初始速度V0,就是你抡胳膊那一下的劲儿!
出手角度θ,决定了你是投空心篮还是打铁!
看见这个最高点没?这就是球飞到篮筐正上方的时候,垂首速度为零!
空气阻力?暂时忽略,就当是室内无风完美球场!”
李浩的眼睛瞬间亮了:“诶?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意思了?”
“再来!”
林远趁热打铁,指向另一道函数题,“这函数图像,像不像你突破上篮的路线?定义域就是你从三分线启动到禁区的位置,值域就是你能把球送到的有效得分区域!
单调递增就是你一路加速过人,单调递减就是你遇到包夹被迫减速……现在,告诉我,这个函数在哪个区间像你被人联防了?”
“这儿!
X大于2小于5这块!”
李浩兴奋地指着图像,仿佛找到了对手防守的漏洞。
“Bingo!
开窍了!”
林远一拍大腿,“所以解决它,就得像你破联防一样,要么分球(换元),要么强突(求导)!
来,试试你的‘欧洲步’过掉这道题!”
李浩摩拳擦掌,第一次对一道数学题燃起了如同对待篮球比赛般的胜负欲。
“程序猿”
的逻辑拆解:
对付吴明,林远采取了另一套战术。
他拿着一道极其复杂的化学平衡计算题,凑到正戴着耳机默单词的吴明身边。
“吴明大佬,请教个问题。”
林远态度极其“谦卑”
。
吴明眼皮都没抬,从鼻子里哼出一个音:“嗯?”
“你看这个化学反应,像不像你写的一个多线程程序?”
林远指着题目,“反应物是输入参数,生成物是输出结果,平衡常数K是你的核心算法。
现在温度、压强这些外界条件变了,就相当于运行环境变了,你的算法(K值)可能没变,但为了得到稳定输出(新的平衡状态),你是不是得调整一下各个线程(反应物浓度)的资源分配?”
吴明终于摘下一只耳机,瞥了题目一眼,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起来,仿佛在敲代码。
“嗯……可以看成是进程调度问题。
初始浓度是初始资源,变化浓度是资源占用,K值是调度规则……”
他喃喃自语,然后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下一连串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和逻辑链,“这里需要加个判断条件,如果压强增大,相当于系统资源紧张,进程要向体积小的方向收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