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可能在大专家眼里还很幼稚,但请注意里面的逻辑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咨询过高校的专业人士,他们认为这在一个高中生身上,体现出了难得的潜质和创新意识。”
他着重强调了“潜质”
和“创新”
,这是高知父母比较看重的点。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林远看向吴明房间方向,声音提高了一点,确保吴明能听到,“而吴明在编程和算法方面,不仅仅是有兴趣,我认为可以称之为‘天赋’。
他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自发且快乐的,取得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种内驱力,是强迫他去学习一个他不感兴趣的领域所无法比拟的。”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对方的表情,看到吴明母亲微微蹙眉,似乎有所触动,而吴明父亲依旧板着脸,但翻阅资料的速度慢了下来。
“我完全理解二位对高考的重视,也绝不赞成孩子因此荒废学业。”
林远适时地抛出了他的核心方案,将那份《初步建议》递了过去,“所以,我并不是建议吴明孤注一掷地去赌自主招生。
我的建议是,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个‘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他详细解释了“双线作战”
的计划:“充分利用这次自主招生的机会,去锻炼自己,争取降分优惠,这是第一条腿。
但同时,我们制定严格的文化课学习保障计划,学校这边,我作为班主任,会重点关注他的学业平衡,确保他的高考成绩维持在一个高水平,这是第二条腿。
这样,即使自主招生最终未能如愿,我们还有过硬的高考分数作为托底,依然有很好的选择。
而如果成功了,那就是锦上添花,让他能更顺畅地进入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
他特别强调了“保障”
和“托底”
这两个词,以打消父母对成绩下滑的最大顾虑。
“这个计划需要吴明付出极大的努力,也需要二位和学校的共同监督与支持。”
林远的态度不卑不亢,既有对家长意见的尊重,也有作为教育者的坚持,“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自己的道路,让他未来的几十年,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拥有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时候,‘最适合的’,远比世俗眼光中‘最好的’更重要。”
整个过程中,林远没有咄咄逼人,没有否定父母的观点,而是用数据、事实、逻辑和一份详尽的备选方案,层层递进,试图将双方的立场从“对立”
拉向“寻找共识”
。
客厅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吴明父母反复看着那些材料,尤其是那份条理清晰的规划建议。
吴明父亲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吴明母亲则看着房间里儿子隐约的身影,眼神复杂。
林远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最后加了一把温和的推力:“吴明是个非常懂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我们是否应该给他一次机会,也相信他一次,让他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一次?学校和我会尽全力提供支持与引导。”
良久,吴明父亲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目光从材料上移开,看向林远,眼神里的坚决似乎融化了一丝。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松动:
“林老师,你的意思……我们明白了。
你准备的这些……很充分。
这件事……我们需要再好好考虑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