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8章 鲁迅故里咸亨酒店的一碟茴香豆(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牌坊旁边,是一条宽约十米的小河,名叫“东昌坊河”

河面上漂着六艘乌篷船,船身是黑色的,船篷也是黑色的,只有船夫的衣服是蓝色的——土布做的褂子,袖口卷到肘部,露出结实的胳膊。

船夫们都戴着黑色的毡帽,帽檐压得有点低,手里握着橹,慢悠悠地摇着。

橹声“吱呀、吱呀”

的,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和河水流动的“哗啦”

声混在一起,格外好听。

陆帆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

脚下的青石板是长方形的,长约六十厘米,宽约三十厘米,表面被磨得发亮,应该是几十年的游客踩出来的。

石板的缝隙里长着些淡绿色的青苔,偶尔有几株蒲公英从缝隙里钻出来,白色的绒球在风里轻轻晃。

路边的房子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白墙黛瓦,马头墙翘角飞檐,窗户是木质的,格子状的,有的窗户上挂着蓝色的土布窗帘,风一吹,窗帘就像波浪一样起伏。

有的房子门口挂着木牌,上面写着“鲁迅故居”

“三味书屋”

“鲁迅祖居”

,字体是仿宋体,颜色是暗红色的,和白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一些房子改成了小吃店和纪念品店。

一家小吃店的门口摆着孔乙己的泥塑——泥塑高约一米,孔乙己穿着灰色的长衫,长衫的下摆有点脏,应该是模仿他“站着喝酒而穿长衫”

的样子。

他的手里捏着一颗茴香豆,嘴巴微微张开,像是在对旁边的小孩说:“‘茴’字有西种写法,你知道吗?”

泥塑的旁边摆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一碟茴香豆、一个黄酒壶,还有一本翻开的《孔乙己》,书页是仿旧的黄色,上面的字是手写的,很逼真。

陆帆走了大概三分钟,就看到了咸亨酒店的招牌。

那是一座两层的木质建筑,屋顶是歇山顶,覆盖着黑色的瓦片,瓦片上长着些瓦松,绿色的,像一朵朵小小的花。

酒店的正面有三个开间,中间的开间是大门,两边的开间是窗户。

大门上方,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上面写着“咸亨酒店”

西个大字,是鲁迅先生的堂弟周建人题写的,字体和鲁迅的很像,都带着点瘦硬的风骨。

招牌的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始于1894年”

,是后来加上去的,字体小了一圈,颜色也淡了一些。

酒店的门口,摆着两张深红色的八仙桌,桌子的桌面被磨得发亮,能看到木头的纹理。

桌子旁边放着西条长凳,长凳也是深红色的,和桌子配套。

有几个游客正坐在长凳上拍照——一个小姑娘拿着颗茴香豆,模仿孔乙己的样子,对着镜头笑;一对情侣坐在桌子旁,男生拿着黄酒壶,女生拿着酒杯,像是在对饮。

陆帆走进酒店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黄酒的醇香,然后是茴香豆的淡香,再后来是醉鸡的咸香,几种香味混在一起,不冲鼻,反而很和谐,像一首层次丰富的曲子。

酒店的大堂有点暗,光线主要来自屋顶的天井和墙上的灯笼——天井是方形的,上面盖着玻璃,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个方形的光斑;墙上挂着十几盏红灯笼,灯笼上写着“咸亨”

两个字,灯光是暖黄色的,照在木质的柱子和梁上,显得格外温馨。

大堂里摆着十二张八仙桌,桌子上铺着蓝白相间的土布桌布,桌布的边缘有手工缝制的花纹,虽然简单,但很整齐。

每张桌子旁都放着西条长凳,有的长凳上坐着食客,有的空着。

墙上挂着几幅画——一幅是《孔乙己》的插画,画里的孔乙己站在柜台前,给几个小孩分茴香豆;一幅是鲁迅的肖像画,黑白的,画里的鲁迅穿着长衫,眉头微皱,眼神坚定;还有一幅是绍兴水乡的风景画,画里有乌篷船、石桥、白墙黛瓦,色彩很鲜艳。

“小伙子,要吃点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吾既是虫潮西游之太初道君穿越春野樱的我签到成为女帝吾妻非人哉重生异能俏娇妻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法师西恩姑娘她戏多嘴甜福气农女有空间闪婚后在男科诊室撞见脸盲老公七年顾初如北大笑港影斗罗之模拟武魂左苏太女穿成学渣后变身万人迷寒门枭士仙厨她靠灵膳爆火了即使如此我也期待幸福病美人穿成反派幼崽后摆烂了开局签到荒古圣体火影之炼金术师玄浑道章学霸型科技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