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阿婆把搅好的蛋液倒进铺好肉馅的面皮里,蛋液在面皮里晃了晃,刚好铺满肉馅,没有溢出来。
然后她像包包子一样,把面皮的边缘捏在一起,手指捏出一圈好看的褶子,每个褶子都很小,很均匀,像给鸡子馃围了一圈花边。
最后她轻轻一压,一个圆形的鸡子馃就做好了,大小刚好,像一个小小的月亮。
她把鸡子馃放进旁边的平底锅,锅里己经放了适量的菜籽油,油是金黄色的,像蜂蜜一样。
油刚热,鸡子馃放进去,立刻发出“滋滋”
的响声,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飘了出来,是菜籽油的香味、肉馅的香味、葱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阿婆,煎馃要多久啊?”
陆帆问,眼睛盯着平底锅里的鸡子馃,看着它慢慢变成金黄色。
“三分钟!”
张阿婆说,手里拿着一把小木铲,小木铲是桃木做的,手柄己经被磨得很光滑。
她时不时地用小木铲轻轻碰一碰鸡子馃,感受一下馃的硬度。
“火不能太大,太大容易糊,外面焦了,里面的蛋液还没熟;也不能太小,太小煎不脆,外皮会软塌塌的,不好吃。
要中火,这样外皮才脆,里面的蛋液才嫩。
你看,现在油面微微冒烟,温度大概180℃,刚好适合煎馃。”
陆帆注意到,平底锅旁边放着一个小小的煤炉,煤炉里的煤块是红色的,正冒着淡淡的烟。
煤炉上坐着一把铝壶,壶里的水己经开了,“咕嘟咕嘟”
地响,冒着热气,壶嘴还时不时地喷出水雾。
旁边还有几个粗陶碗,碗里装着醋,是本地的米醋,颜色是淡褐色的,闻起来有淡淡的酸味,还有点甜味。
“兰溪人吃鸡子馃,都喜欢蘸点醋,解腻又提鲜,”
张阿婆说,“这醋是我自己泡的,用的是本地的糯米,泡了三个月,酸度适中,带点甜味,配鸡子馃刚好。”
“阿婆,您每天几点出摊啊?”
陆帆又问。
“早上六点出摊,九点收摊,下午三点到六点再出一次。”
张阿婆一边给鸡子馃翻面,一边说,“以前在供销社食堂做,那时候食堂里人多,每天要做几百个鸡子馃,忙得饭都顾不上吃。
后来食堂拆了,我就自己摆了这个摊,一晃二十年了。
刚开始摆摊的时候,人不多,后来吃的人多了,就有了老顾客,每天都来,像一家人一样。”
她说着,指了指摊位后面的一张老照片。
照片是黑色的,装在一个木质的相框里,相框己经有些褪色。
照片里的张阿婆还很年轻,二十多岁的样子,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站在供销社食堂的窗口前,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鸡子馃,窗口外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来买鸡子馃的人。
“这是我二十岁的时候,刚在食堂工作没多久,那时候的鸡子馃只有单蛋的,因为鸡蛋是稀罕物,大家都舍不得多放。
现在生活好了,才有双蛋的,大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阿婆,您孩子不帮您吗?”
陆帆问。
张阿婆笑了笑,眼神里有点自豪:“儿子在杭州做电商,卖我们兰溪的特产,比如杨梅酒、小萝卜、酥饼,生意还不错。
他有时候回来会帮我看看摊,收收钱,不过我喜欢自己做,每天看到老顾客来吃,跟他们聊聊天,就开心。
我儿子让我别做了,说在家享福,我不乐意,做鸡子馃是我的爱好,不是工作,做一天就开心一天。”
说话间,张阿婆用小木铲轻轻碰了碰鸡子馃,然后快速地把它翻了个面。
翻面后的鸡子馃是金黄色的,外皮看起来很酥脆,像一块小小的金砖。
“好了,马上就好,再煎一分钟,让里面的蛋液熟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