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0章 高铁上的回望 烟雨江南后会有期(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页写满了关于浙江的文字,字迹不算工整,却很认真,墨水有些地方晕开了,是他喝银猴茶时不小心洒的,形成了一片浅黄色的茶渍,像一枚小小的叶子印章,印在“浙江”

两个字旁边。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支大学时老师送的钢笔——笔杆是黑色的,漆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金属,是银白色的。

笔帽上刻着“知行合一”

西个字,是老师用小刀刻的,笔画很深,摸起来有点硌手。

他拧开笔帽,笔尖在空白处写了句:“三月的江南,是雨棚下的橘子糖,糖纸里裹着紫阳古街的雨;是荷叶上的螺蛳汤,汤里飘着东钱湖的雾;是阿婆手里的乌米饭,饭里藏着松阳的草木香,每一口都是温柔。”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

的声音混着高铁的轻微震动,像在给江南的回忆配乐。

稿纸是米黄色的,有点薄,墨水洇了一点,在字的边缘形成了淡淡的晕影,像给文字镶了层边。

陆帆写完,把钢笔帽拧好,放在书稿本上,笔帽反射着窗外的光,亮晶晶的。

“小伙子,你这是要去南京做什么呀?”

老奶奶又问,手里开始剥另一颗橘子。

这颗橘子比刚才那颗小一点,皮更薄,剥的时候更容易,橘络很少,几乎是透明的。

老奶奶剥橘子的动作很慢,手指小心翼翼地避开橘肉,怕把汁水挤出来。

“去拍美食视频,写一本书,”

陆帆指了指书稿本,“把全国的好吃的都记下来,也记下来遇到的人,像张叔、王阿婆,还有照片里的这位李阿婆。”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张叔给的甜面酱罐,放在小桌板上。

罐子是透明的玻璃罐,上面贴着一张白色的标签,是张叔用毛笔写的“张记甜面酱”

,字有点歪,却很有力,标签的边角用透明胶贴了一下,防止掉下来。

陆帆晃了晃罐子,里面的甜面酱“沙沙”

响——酱很稠,能看到完整的黄豆颗粒,是张叔熬酱时特意留的,说“有颗粒才香”

“这是杭州江城路巷子里张叔给的,他卖葱包桧三十年了,”

陆帆指着罐子,“他说我到了南京,要是想吃葱包桧,就买张春饼,炸根油条,自己压一压,抹点这个酱,跟他摊子上的一个味。

张叔的甜面酱,是用萧山的黄豆熬的,加了绍兴黄酒和老冰糖,熬了两个小时,熬的时候要不停搅,不然会糊。”

“张记的葱包桧我知道!”

老奶奶眼睛一亮,声音提高了点,“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去吃,那时候张叔还是个小伙子,二十多岁,擀春饼的手艺就好得很。

他的摊子是个木质推车,刷着红色的漆,上面挂着块木牌,写着‘张记葱包桧’,是他爹传给他的。”

老奶奶笑着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敲了敲小桌板,“那时候的春饼,擀得比现在薄,能透光,裹着刚炸好的油条,油条是用菜籽油炸的,香得能飘半条街。

我每次都要多要一勺甜面酱,张叔从不小气,舀得满满的,酱能从春饼里流出来,滴在手上,我都要舔干净。”

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点怀念:“现在老了,牙口不好了,咬不动那么脆的春饼了,只能想想那个味。

有时候跟我儿子说,他还不信,说‘妈,现在的葱包桧也好吃’,他不知道,不一样的,那时候的酱,是真材实料熬的,没有添加剂,吃着放心。”

陆帆从帆布包里拿出王阿婆给的豆浆粉,递了一包给老奶奶。

豆浆粉装在一个白色的棉布袋子里,上面印着“王阿婆豆浆”

,是用红墨水印的,有点晕开了,像一朵小小的花。

袋子的口用棉线系着,是活结,一拉就能打开。

“这是巷口王阿婆给的,她的豆浆是石磨磨的,磨得细,没有渣,”

陆帆说,“您到了南京,早上用开水冲一杯,跟现磨的一样,暖身子。

阿婆说,冲的时候要先加一点温水搅匀,再加热水,不然会结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绝品狱医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快穿:女配,冷静点重生梦想花开恶魔小保姆九零后天师快穿小妖精:腹黑男主,别过来!无敌从狼的凶猛进化开始超神学院之算算算二次元之衍化之力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大唐之超级军火商王室之祭愿者神界红包群数风流人物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俗世怪仙修仙女配不能死我在大虞长生云氏猜想美漫大魔王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