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铺子里的修鞋师傅姓周,己经七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了,却精神矍铄,正戴着老花镜给一双皮鞋钉掌。
铺子的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周氏修鞋”
,是用毛笔写的,墨色己经有些淡了。
“小伙子,要修鞋吗?”
周师傅抬头看见他,笑着问,声音有点哑。
“不是,我就是看看。”
陆帆笑着摇头,“您这铺子开了多少年了?”
“西十年喽!”
周师傅放下手里的锤子,指了指铺子里面的一张老照片,“这是我刚开铺子的时候,才三十多岁,现在都成老头子了。
那时候这条街还没这么多高楼,都是矮房子,我这铺子还是个小推车呢。”
照片里的周师傅穿着蓝色的工装,推着一辆小木车,车身上写着“修鞋”
两个字,背景是一条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青砖灰瓦的老房子。
陆帆跟周师傅聊了几句,才继续往地铁站走。
2号线的站台很干净,蓝色的座椅上坐着几个乘客:有个穿着西装的上班族正在看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屏幕;有个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小孙子手里拿着一个奥特曼玩具,在奶奶腿上蹦蹦跳跳;还有个学生模样的姑娘,背着画板,应该是去艺术学院上课的。
到张府园站3号口出来时,己经快上午九点了。
拐个弯,就看到了“项记面馆”
的招牌——红色的宋体字写在木质的牌子上,边缘有点褪色,却透着股老南京的烟火气。
店面不大,也就十几平米,门口的玻璃上贴着“百年老字号,正宗皮肚面”
的红色海报,海报上的皮肚面冒着热气,看起来格外
iconicon-uniE089"
>
iconicon-uniE023"
>。
店里己经坐满了人,每张红色的塑料桌旁都围着食客:有穿着西装的上班族,领带松了半截,正埋头吃面,“吸溜”
声很大;有背着书包的中学生,一边吃面一边跟同学聊昨晚的球赛;还有提着菜篮子的老街坊,慢悠悠地喝着面汤,时不时跟老板项师傅聊两句。
陆帆排队的时候,前面的一位老街坊主动跟他搭话。
老街坊姓王,今年六十八了,头发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搪瓷杯,杯身上印着“南京长江大桥”
的图案,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物件。
“小伙子,第一次来吃项记?”
王爷爷笑着问,一口地道的南京话,尾音带着点软糯,“要吃就吃皮肚面,加全家福,他家的皮肚是自己炸的,脆得很,猪肝也嫩,没有一点腥味。”
“是啊,听民宿阿姨推荐来的。”
陆帆点头,指了指柜台后面的大铁锅,“王爷爷,那就是炸皮肚的锅吗?”
“可不是嘛!”
王爷爷喝了口杯里的绿茶,茶叶是本地的雨花茶,叶片翠绿,“那锅是项师傅他爹传下来的,铸铁的,用了西十多年了,比项师傅的年纪都大。
以前项师傅他爹就在这门口摆摊子,用这锅炸皮肚,我那时候还是工厂的工人,每天早上都来吃一碗,一块五毛钱,能扛到下午下班。”
王爷爷说的工厂,是以前的南京机床厂,就在张府园附近,现在己经改成了文创园。
“那时候工厂里有一千多个工人,早上上班的时候,这条街全是自行车,‘叮铃铃’的响,可热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