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陆帆和小苏下了船,沿着古运河慢慢走。
岸边有很多长椅,有的老人在聊天,手里拿着蒲扇,慢慢摇着;有的情侣在散步,手牵着手,小声说着话;有的孩子在玩耍,追着跑着,笑着闹着,很热闹,却不嘈杂。
他们找了个长椅坐下,看着湖面的灯光,聊着今天的经历。
“明天你就要离开扬州了,”
小苏说,语气里带着点不舍,“要不要带点扬州的特产回去?比如扬州酱菜、牛皮糖,还有蒋家桥的干丝,他们家有真空包装的,可以带回去给朋友尝尝。
扬州酱菜是老字号的,用的是本地的蔬菜,腌得很入味,配粥吃很好;牛皮糖是芝麻味的,很有嚼劲,甜而不腻;真空包装的干丝,回去用开水泡一下,自己吊点汤,就能做出好吃的大煮干丝了。”
陆帆点点头,心里也有点不舍——他才来扬州三天,却觉得像住了很久一样,这里的慢生活,这里的美食,这里的人,都让他觉得很舒服。
“好啊,我还要带点桂花糕,回去给陈阿姨尝尝,她肯定喜欢——陈阿姨是我房东,很喜欢吃甜食,上次我带了杭州的桂花糕,她很爱吃,扬州的桂花糕肯定更好吃。”
回到民宿时,己经快十点了。
院子里的老桂树又落了一地花瓣,小苏给陆帆端来一碗藕粉圆子,圆子是用藕粉做的,颜色是浅褐的,里面包着芝麻馅,上面撒了一层碎桂花,甜香可口。
“这是我奶奶教我做的,”
小苏说,她坐在陆帆对面,看着他吃,“藕粉是本地的藕磨的,不是那种速溶的,所以很纯,有藕的清香。
芝麻馅是我自己炒的,加了点冰糖,甜而不腻。
晚上吃一碗,暖和,也算是给你践行——明天你就要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陆帆吃着藕粉圆子,圆子很糯,入口即化,芝麻馅很香,桂花的甜渗在里面,暖到胃里,也暖到心里。
他想起今天遇到的蒋师傅、李爷爷、老奶奶,还有写生的姑娘,他们都像小苏一样,热情、善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文化充满敬畏。
他们是扬州的灵魂,是扬州文化的传承者,没有他们,扬州的美食和园林,就少了很多味道。
他回到房间,打开笔记本,写下:“扬州的最后一天,是被大煮干丝的鲜味填满的。
0.1厘米的豆腐干薄片,千根均匀的细丝,熬煮数小时的高汤,虾仁的鲜,鸡丝的嫩,笋片的脆,香菇的香,每一口都是扬州人的匠心。
蒋师傅的刀工,是几十年的磨练;李爷爷的剪纸,是五十年的坚守;老奶奶的故事,是一辈子的回忆。
他们都在用心做一件事,用心过一种生活,这种‘用心’,是扬州最珍贵的味道。
扬州的慢,不是懒散,是对细节的追求,是对味道的尊重,是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里,时间好像走得很慢,慢到可以慢慢看一朵桂花落下,慢到可以慢慢品一碗大煮干丝,慢到可以慢慢听一个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这种慢,不是落后,是一种智慧,一种懂得享受生活的智慧。
明天就要离开扬州了,但这里的味道,这里的人,这里的故事,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留在我的书稿里。
我会把大煮干丝的故事写进书里,把蒋师傅的刀工、李爷爷的剪纸、老奶奶的回忆写进书里,让更多人知道扬州的好,知道淮扬菜的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好。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不是看了多少风景,吃了多少美食,而是遇到了多少有趣的人,听到了多少动人的故事,懂得了多少不同的生活方式。
扬州,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多美好的回忆。”
他合上笔记本,看向窗外。
月光洒在院子里的桂树上,桂花的香飘进房间,混着藕粉圆子的甜香。
扬州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和虫鸣,却让人觉得很安心。
他知道,明天离开扬州后,还有很多地方等着他去探索,很多美食等着他去品尝——泰州的靖江蟹黄汤包,常州的银丝面,无锡的酱排骨……但扬州的大煮干丝,还有这里的慢生活,会成为他旅程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像一颗温暖的珍珠,藏在他的记忆里,永远不会褪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