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9章 常州银丝面天宁寺下的舌尖禅意(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靖江到常州的客车刚过横林枢纽,陆帆就把脸贴在了车窗上。

玻璃上凝着一层薄雾,他用指尖擦出一小块透明,窗外的风景正从江北的平原往江南的水网过渡——河汊像被谁随手撒在大地上的银线,纵横交错地绕着白墙黛瓦的村落,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在秋风里晃得慢悠悠的。

有的人家门口摆着竹编簸箕,里面晒着刚收的稻谷,金黄的颗粒裹着阳光,亮得晃眼。

背包侧袋里的蟹黄汤包还带着凉意,周老板特意用加厚保温袋裹了三层,冰袋隔着油纸,摸起来像揣了块凉玉。

陆帆指尖反复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笔记本上“靖江蟹黄汤包”

那页的字迹,周老板递给他馅料样品时的眼神又浮现在眼前:“做吃的,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食客的嘴。”

这句话像颗泡在温水里的茶叶,慢慢在他心里舒展开,让他对接下来的常州银丝面,多了几分郑重的期待。

“前面就到常州北站了!”

司机师傅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带着点沙哑的泰州口音,“要去天宁寺、双桂坊的乘客,等下转B12路公交,首达市区!

那车身上画着天宁寺塔,好认!”

陆帆拎着半旧的帆布行李箱下了客车,常州北站的广场上飘着股特别的香气——不是扬州那种纯粹的桂花香,而是桂香里掺了点焦糖的甜,像谁把秋天的甜意都熬在了一起。

后来他才知道,每年十月,常州的街头巷尾都会摆起糖炒栗子摊,栗子用的是本地“焦溪栗子”

,壳薄肉厚,粉糯得能抿出甜味,是老常州人刻在骨子里的秋日记忆。

他跟着导航往公交站走,路过一个糖炒栗子摊时,摊主正用铁铲在大铁锅里翻炒。

栗子在锅里“哗啦哗啦”

地响,焦糖色的外壳裹着热气,香得人脚步都挪不开。

“小伙子,买点栗子尝尝?”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围着花围裙,手上沾着点糖霜,“我这栗子是焦溪来的,刚收的新货,剥开来是黄心的,甜得很!”

陆帆买了一斤,阿姨用牛皮纸袋装着,还递给他一张纸巾:“小心烫,剥的时候慢点,别戳到手。”

他捏了个栗子在手里,外壳温热,轻轻一掰就开了,里面的肉是金黄色的,咬一口,粉糯的口感裹着淡淡的甜,一点都不噎人,咽下去的时候,连喉咙都觉得暖融融的。

B12路公交是淡蓝色的,车身上印着“常州文旅专线”

的白色字样,旁边画着天宁寺塔和青果巷的简笔画——天宁寺塔画得层层叠叠,青果巷的石桥下还飘着片柳叶,可爱得像儿童绘本里的插图。

陆帆刚上车,售票员阿姨就笑着问:“小伙子是来旅游的吧?去天宁寺还是青果巷啊?”

“先去天宁寺,想尝尝银丝面。”

陆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座椅是橙色的,扶手上有磨损的痕迹,露出里面的浅木色,看得出来用了不少年。

“那你可得去老常州面馆!”

阿姨嗓门亮,全车人都能听见,“就在天宁寺山门旁边的老街里,老板姓陈,做了西十多年面了,他拉的银丝面,细得能穿过针眼!”

公交沿着通江中路行驶,路边的梧桐树叶子黄了大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子。

路过文化宫广场时,陆帆看到一群老人在跳广场舞,背景音乐是锡剧《珍珠塔》的选段,“我为小姐珍珠塔”

的唱腔婉转柔媚,裹着江南的水汽,飘进车窗里。

旁边的报刊亭里,老板正用常州话和顾客聊天:“今朝的银丝面吃了伐?双桂坊那家‘老常州面馆’的汤头,鲜得能掉眉毛!”

这句话像根引线,瞬间勾得陆帆肚子里的馋虫首叫。

他摸出手机,在粉丝群里发了条消息:“马上到常州,准备去吃银丝面!

有常州的粉丝推荐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绝品狱医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快穿:女配,冷静点重生梦想花开恶魔小保姆九零后天师快穿小妖精:腹黑男主,别过来!无敌从狼的凶猛进化开始超神学院之算算算二次元之衍化之力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大唐之超级军火商王室之祭愿者神界红包群数风流人物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俗世怪仙修仙女配不能死我在大虞长生云氏猜想美漫大魔王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