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实验室的合金门被机械臂撞开时,俞天正将全息屏的菌群图像放大到极限。
乳酸菌的金色荧光与蓝藻的幽蓝光晕在屏幕上流转,织成明暗相间的螺旋带——每绕陶纹中心轴旋转一周,就会出现3簇乳酸菌聚集体与5簇蓝藻群落,与三足钵残片上“3凹5凸”
的纹路结构形成完美镜像。
“这不是巧合。”
他捏着探针刺破培育舱的取样口,针尖悬在菌群聚集区上方0.5mm处。
机械义眼的微距镜头捕捉到惊人细节:那些微生物总在全息投影的陶纹凹槽处停留,3mm宽的投影带里,营养液正以3mlmin的流速形成微型涡流,恰好将代谢废物及时带走,又不破坏菌群的共生结构。
马库斯的机械靴踏在地板上的声响从背后传来,俞天没有回头,只是将探针下移0.1mm。
针尖触碰菌群的瞬间,全息屏上的螺旋带突然加速旋转,3与5的数量比在扩大到第8圈时,自动切换成5与8的新比例——这是斐波那契数列的自然迭代,与三足钵口沿的纹路扩张规律完全一致。
“哗”
的一声,马库斯将终端摔在操作台上。
屏幕亮起的私人日志里,红色批注刺得人眼疼:“13-8=5,5mm间距峰值与蓝藻活性提升27%正相关”
。
他的机械臂突然按住俞天的肩膀,液压装置发出威胁性的嗡鸣:“把西元方程的算法交出来,董事会需要标准化方案。”
俞天的机械义眼自动扫描终端屏幕,发现马库斯偷偷录入了52组修复数据,却刻意抹掉了陶纹参数的核心关联。
他反手将探针指向培育舱:“自己看。”
观察窗内,土豆叶片的淡金色纹路正随着光照周期收缩,每13小时舒展至5mm宽,8小时黑暗期则缩成3mm窄带,与菌群的活性周期完美咬合。
林夏的全息投影突然将CT扫描图覆盖在日志上,三足钵的横截面纹路与西元方程的曲线重叠度达97%。
“每个拐点都是最优解。”
她的数据流指尖点向陶纹第13圈的凹痕,“这里对应光照13小时、流速3mlmin、菌群比例3:5、氧气18.3%,误差范围±0.01%。”
马库斯的机械指节猛地攥紧,终端在掌心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瞥向实验室角落的取样器——那里藏着昨夜采集的蓝藻样本,在13:8光照下,细胞壁的厚度比标准组增加5nm,恰好能抵御归墟探测器释放的酸性气溶胶。
这个发现像根细针,刺破了他坚守的“现代技术绝对论”
。
“标准化?”
俞天突然笑出声,将父母遗留的陶片贴在全息屏上。
陶纹的凹痕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刻字,经林夏翻译后,竟是组更复杂的五元方程,“仰韶人早就知道,生态系统需要容错率。”
他的机械义眼投射出模拟动画:当参数偏离最优解0.5%时,陶纹结构会自动触发补偿机制,通过菌群的迁徙维持平衡。
沃克抱着番茄幼苗冲进实验室时,培育舱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是绿色的修复提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