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意思不言而喻,冯咬金该走了。
但他并未知趣地离去,站立良久,还是开口道:“曾市长,您能给点其他工作指示吗?”
曾家辉继续看着文件,却见冯咬金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半响才道:“如果非要指示的话,就指示你一回,去读一读《襄阳记》吧”
。
“好。
一定按你的指示细读。”
冯咬金平常不爱读书写字,对许多古典名著都不熟悉,他走出市政府大楼,边走边想《襄阳记》会是什么书呢?加快脚步,赶回办公室立即上网搜索,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三国人物方面的著作。
看了许多章节,还是有些不明其义,只好仔细地读下去。
《襄阳记》中:郑庄公时,同父异母的共叔段要谋反篡位,庄公开始表现的无动于衷,但暗地里密切注视着共叔段的动向,当他确知共叔段己准备妥当之时,觉得己找到诛灭共叔段的合法借口,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武姜氏,并将共叔段诛灭。
由此可见,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的转换,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
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
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特别是当冯咬金看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他心中是豁然开朗,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
,这也就是“造势”
的奥妙所在。
一书警醒梦中人,冯咬金算是明白曾家辉的意思了,顺大局、造时势、做俊杰,他不由为曾家辉的气势所惊,更为曾家辉能用读书这样巧妙的方法启发自己顺势而为,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理解了,自然知道怎么做了。
可惜的是蒋百年,一场养病的假戏,真将自己演变成了光杆司令。
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
曾家辉懂得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都是智慧。
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