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般人想玩这些,你连行头都置办不起。
只有特权分子才能获得这些充足的物资,来彰显他们的个性。
而且他们享受特权,不担心自己的出格行为会遭来牢狱之灾。
嘉宾柯柯:你不能用战后的特殊情况来说明问题。
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尤其是苏联这样被德国进攻侵略的国家。
我认为嬉皮士其实是一种文化多元性的产物,不能证明这些高干子弟就是特权分子。
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苏联的很多高官子弟同样上战场,并为这个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以他们的身份,他们完全可以躲在大后方,好好享受花天酒地的生活。
嘉宾小瑞:这二者并不矛盾。
在当时苏联特权阶层眼中,他们就是苏联的主人啊,他们当然要保卫这个政权。
如果政权消失了,他们也无法再享受自己高人一等的生活。
当然,我们要承认当时还是有很多纯粹的公阐党员,慢慢为了红色的苏维埃政权,毫无私念。
但我们同样得承认一件事,那就是当时的苏联已经存在为受不少享受特权的人了。
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去莫斯科访问时写下的《莫斯科日记》里的内容反映了很多问题。
虽然他热情地赞扬了苏联,肯定了苏联的伟大,但他同时指出了苏联存在的新型贵族。
作为国家与民族卫士的伟大共阐党人队伍与其领导者们,正在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变成一种特殊的阶级。
就连我们普遍观念里出身穷苦特别朴实的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当时也享受着超一流的生活。
住在金碧辉煌的别墅里,有超过50人的团队为他们一家服务。
每天家里都有差不多10来位食客朋友待着。
这些人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国家供养。
嘉宾秋秋:那高尔基肯定很不快乐,他不是那种好享受的人。
从他的作品里就能够看出来。
嘉宾小瑞:对,所以他很孤独。
他与人民大众脱离了,他失去了写作的土壤,他再也写不出《人间三部曲》这种震撼人心的作品。
嘉宾柯柯: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时苏联这样做是出于对社会精英的爱护,希望他们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人民自己的选择?
嘉宾小航:吹吧,建议你去看一看《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要求自己死后50年再出版的作品。
当时苏联普通老百姓生活艰难,贫苦百姓为了一块面包拼命地干活。
他们连自己生活都艰难,为什么要去供养精英阶层?劳动无贵贱,他们难道不是在为建设伟大的苏维埃而努力吗?苏联的问题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了,国内的矛盾相当激烈。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个人认为,苏德战争的爆发缓解了这种人民内部的矛盾。
反正让社会各界又团结起来,统一应对外敌。
二战的胜利,也是苏联政权的凝聚力达到巅峰的时刻。
只是很可惜,战争结束之后,他们没有采取严厉的措施解决特权阶层的问题,反而放任它愈演愈烈。
向高级官员在领取了为数不少的工资之外还有数额更巨大的官方红包,交税以及交党费都不把这份钱算进去,还不许往外说。
赫鲁晓夫试图控制过官员们的特权,结果他失败了,他被赶下台。
他的继任者,为了获得特权阶层的支持,将特权享受固定化并扩大化。
可以说,特权分子横行,最终彻底摧毁了苏联的基础。
加上经济危机的爆发,人们对这个政权失望透顶。
所以最终苏联解体之后,老百姓也就坦然地接受了,并没有站出来用暴力手段去维护那个倒下的政权。
嘉宾秋秋:那已经不是他们的苏维埃了,不属于自己的,人民为什么还要捍卫它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