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是淋巴结的位置。
被蜈蚣咬的脚踝更是直接变成了紫黑色。
大家都傻了,赶紧问牛车大爷要怎么办。
结果大爷挥挥手,完全不当回事:“不用管,痛一夜,等明天鸡叫就好了。”
大家难以置信,这跟鸡叫有什么关系?
结果大爷却振振有词:“因为蜈蚣怕鸡呀。
只要公鸡一叫,蜈蚣就被吓跑了。”
晕死!
这都是什么逻辑呀?
半个世纪后,赵丹萍回忆起此事,依然一边说一边摇头,感叹不已:“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也不晓得是怎么捱过来的。”
她描述的绘声绘色,说到田蓝出糗的时候,连记者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现在她感慨万千,记者追问:“那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没怎么处理,敷上草药抬回宿舍,她就痛了一夜。
痛的直打滚的那种痛,特别痛。
不过不晓得是痛麻木了还是的确如此,反正到鸡叫的时候,她就感觉好多了,还睡着了。
就是那个腿呀,肿的跟大象一样,后面一个礼拜她都只能拄着拐杖下地。”
记者惊叹:“她都那样了还下田?”
赵丹萍点点头,感叹不已:“要说拼,要说呕心沥血,田蓝是头一份。
你们老喜欢说她开了外挂,无所不能,我特别不同意这一点。
因为你们说这些话,其实是抹杀了她的努力。
为了寻找合适的样本,她是拿着放大镜一棵棵的看过去的。
每一个新品种的育成,都凝聚了育种人的心血。
谁的成绩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付出了汗水以及心血。”
记者保持微笑:“你们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效,所有人都该感谢你们的努力。”
“不能光感谢我们,要说我们所有人都该感谢不断奋斗的自己和其他人。”
赵丹萍又开始感慨,“不过努力有成果倒是真的。
田蓝发现特大粒的黄豆,也就是腿被蜈蚣咬伤后的那个礼拜。
她拄着拐棍走路不稳当嘛,又掉进田里了,刚好就发现了那几株黄豆。
我们以此为母本进行杂交,现在黄豆的亩产量已经增加了三倍。”
记者笑道:“那算不算因祸得福?”
赵丹萍笑着点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每次田蓝特别倒霉之后,她都会有些新发现。
比方说野生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她在找种子的时候不小心摔到了坑里,才无意间瞧见的。”
记者立刻追问:“但是为什么田老师没有继续进行杂交水稻的实验?据我所知,那个时候好像不存在禁忌,所有人都可以一块儿研究。”
赵丹萍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你说的没错,那个时候研究杂交水稻是举全国之力,各个省市都有育种人员到达海南,大家一起田头搞科研。
所有的评比也是在田里进行的,谁的庄稼长得好,大家都会彼此讨要种子,回去以后做进一步研究。
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那个时候不存在。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但所有人都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不分彼此。
包括杂交水稻的保持系恢复系,无论种子还是种植方法,大家都是共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