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管其他人怎么弄,反正按照胡大老爷的想法,写手嘛,多给几块钱也亏不了本。
当然,这个稿酬计价方式针对的是时文和话本一类的长篇文。
像诗词歌赋这些,则是直接按篇计价的。
如今陛下已经批准了,胡大老爷还有什么好避讳的。
干呗!
当然,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把报纸的销量提上去。
对于胡大老爷来说,报纸的质量暂时还能稳住,但怎么尽快扩大销量,就是他需要琢磨的事了。
依照他上辈子大概了解的知识来看,最初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手里有点闲钱、识字的中产。
这时的中产,与后来那些只有一套房子,整日如狗般疲于奔命,还得偿还房贷、车贷的白领截然不同。
这一时代的中产,绝大多数家中拥有百亩以上的田地,确保每年都能收取地租。
不仅如此,许多人还在应天城内拥有其他资产。
这些产业和土地,都是能够传承给后代的。
因此,这些人自然成了最初的客户群。
然而,若要扩大销量,仅靠他们显然是不够的。
胡惟庸此刻所思考的,是如何在普通百姓中提升产品销量。
他所说的普通百姓,指的不是那些整年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人。
那些人既无能力也无心思在报纸这种“奢侈品”
上消费。
真有闲钱,他们更愿意添置些生活用品。
哪怕是一撮盐、一块布,也比报纸来得实在。
毕竟,他们大多不识字,不是吗?所以,这些人至少暂时不在胡大老爷的销售目标之内。
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些识字的乡绅与乡贤。
这些人其实在大明各地并不少见。
他们有的是辞官回乡的,有的是考取功名后暂时未仕的。
还有的,则是因为种种家庭原因,本可做官却选择不去的人。
总的来说,这些人有两个共同点:家中有地,地方上有声望,并且或多或少与官场有联系。
这些人不论主动还是被动,表面上只是在乡间或城里处理些家族事务,似乎无所事事。
但实际上,他们不仅财富丰厚,在当地也备受尊重。
很多时候,“皇权不下乡”
这句话,正是形容这些乡绅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治。
这些人无疑是胡大老爷最佳的销售对象。
稍加琢磨他们的喜好就能明白。
老男人嘛,一是:()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