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读来倍感熟悉。
前世初中时,他曾粗读过此书,虽未全懂,却也大致理清了情节。
如今再读,古文功底已非昔日可比,竟有种看网文般的畅。
这个时代的作品大多讲究用典、对仗、通假、隐喻,普通人即便识字也难解其意。
而《水浒传》却如同一股清流,语言通俗易懂,读来格外舒坦。
胡惟庸沉浸其中,竟忘了时间,直到下人喊他用午膳才回过神来。
难得如此投入,胡惟庸当即找来报社编辑,抽出一半第一回,吩咐道:“下一期的话本版块,把这段加上。
本官觉得这书必定大火!
一回分上下两部,一期报纸登半部最好。
这样,咱们的话本版块短期内就不愁没稿子了。”
胡大老爷在报社的威望,自是不用多言。
既然胡大老爷发话了,自然没人会傻到去阻拦那份稿件。
报社的官员等到胡大老爷放下稿子去用餐后,出于好奇拿起了那份稿子。
一看之下,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这是怎样一个神奇的世界啊!
大宋在史书中本是中原动荡、外族猖獗但文化贸易极其繁盛的时代。
然而在这话本里,竟然出现了神鬼之事?太有趣了!
光是这开头,就已经让他决定要追下去了!
(本章完)------------《水浒传》的魅力,即使在后世也依然能掀起波澜。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它更显得独一无二。
而最先被它征服的,正是大明周报社的编辑们。
对于这些编辑来说,这么多年求学、游学、做官的经历中,读过的名着、经典何止千百本?但他们却从未见过如此有趣的话本。
真是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他们的心。
这开篇写的是朝堂上的景象。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或许其他事他们不了解,但大朝会的流程他们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他们级别不够,未能走进奉天殿,但朝会的流程谁能比他们这些官员更清楚?正因如此,他们发现这位名叫施耐庵的作者写得颇为真实。
真的与朝堂上的流程、规矩相差无几。
虽然书中有些细节不同,但因为写的是宋仁宗嘉佑三年的事,与大明有些许差异,倒也情有可原。
正好,这些编辑都是读书读得快的老书虫。
第一回虽然只是匆匆浏览了一遍,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后面的故事。
想到这儿,众人干脆跑到胡惟庸的办公室,纷纷询问起来。
“相爷,那施耐庵可是我们的同僚?我看他遣词造句,尤其是朝堂对话,很有几分朝堂的感觉啊!”
“相爷,这《水浒传》到底是神鬼志异还是,怎么总觉得特别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