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你们阅卷原来这么轻松。”
“我还以为早年判卷争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你们捣鬼。”
“这样阅卷怎么可能有争议。”
礼部官员听后如吞苍蝇般难受。
“你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我们也是第一次这样阅卷。”
“你以前也参加过科举,不都是看一眼画个圈?”
“为什么主考叫座师,不就是因为主考能决定考生命运?”
“我们也从没见过这样的阅卷方式。”
其实礼部官员拿到“标准答案”
时最为震惊。
外人不知他们的艰辛。
科举阅卷完全是主观判断,说好就行,找些理由就能录取。
眼前这种方式,规矩明确,对错分明,毫无模糊地带。
文笔、字迹固然可以参考,但要考虑能否服众。
至少,这种阅卷方式对他们来说很友好。
而此时胡大老爷玩得正欢,甚至还在想为何没有御史上书弹劾自己。
你快来弹劾我啊!
你不反驳,咱们这些努力岂不是白费了?你不反驳,朱元璋怎会明白我们其实只想躺平,甘愿做条咸鱼?呸!
平日吹嘘得厉害,关键时刻毫无作用。
就在胡大老爷感慨之际,许久不见的方孝孺神色憔悴地拿着一张纸来找他。
他并无他意,只盼能从胡大老爷口中得到答案。
这些题目从考试到后来,一直让他夜不能寐,他急需一个结果。
()------------方孝孺始终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甚至有些自负。
然而,胡大老爷接连几记耳光,让他完全蒙了。
科举时,胡大老爷用一种无人能理解的方式,让方孝孺意识到自己所谓的“学富五车”
不过是笑谈。
经历胡大老爷的严厉批评后,方孝孺虽失落,但也更加沉稳。
尤其是在进入大明周报社,看到许多才学高于自己的前辈依然勤勉工作后,他恍然大悟:所谓的“学富五车”
,只是因为见识有限罢了。
井底之蛙若肯跳出井口,就能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经过大半年的调整与准备,方孝孺再次踏上考场。
但……再无后续。
方孝孺选择报考刑部,别问他为何不选礼部。
按理说,像他这样老实本分的人,本该:()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