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能为大明效力,实为荣幸。
多少人求之不得。
嗯,就这么做!
想到欧洲与东南亚皆在大明的资本掠夺与武力威慑下,深陷封建泥潭,胡大老爷倍感振奋。
哼,老爷我确不知蒸汽机之构造,亦不懂工业如何起步。
但自身无法发展,难道还不能阻碍对手?只要你我同处封建时代,大明凭借其丰富的封建经验与强大的人力、武力,足以压制世界各国。
念及此景,胡大老爷心中甚是愉悦。
他心情大好,完成绘图后,竟还细心地为这些图纸加上了“贴心提醒”
。
他将远洋航行需注意的一切事项及可能遭遇的问题,倾囊相授,尽数记录其上。
理由嘛,自然是那些已被他处理的异族人所言。
若有人质疑,大可自行寻找异族人求证,而他询问的那位,早已化作黄土一抔。
忙完这一切,胡大老爷仔细检查了一遍,随即吩咐胡义速将信件送至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接到信件,并未感到惊讶。
胡大老爷的神奇之处,他早已多次领教,习以为常。
他只是随口嘟囔了一句“惟庸还是老样子,懒散得很”
,便转而处理其他事务。
这首次远洋航行,绝非易事。
船只等硬件暂且不论,首要解决的便是人手问题。
这可是关乎性命的大事,派遣人员需谨慎考虑。
后世流传一种说法,称明清时期航海技术一无是处。
实则不然。
大明中后期虽实施海禁,至满清更是闭关锁国。
但在洪武与永乐年间,大明的航海技术非但不弱,反而遥遥领先。
领先程度之大,足以令他人望尘莫及。
此皆得益于元末的技术传承。
尤其是元末群雄中的佼佼者陈友谅,麾下战船无数,实力强悍。
鄱阳湖一战,若非朱元璋侥幸获胜,大明能否建立犹未可知。
当时,陈友谅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掌握的先进战船与水军。
击败陈友谅后,尽管朱元璋对航海兴趣不大,但他对能增强大明军力的战船却极为重视。
,!
他不仅夺取了陈友谅剩余的所有战船,还收服了原本效忠于陈友谅的那些杰出船匠。
大明虽为新兴帝国,但在某些技术上已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有趣的是,由于元末的战乱,朱元璋麾下的将领中,不少人拥有丰富的水军作战经验。
这些经验绝非欧洲那种小规模船只间的争斗可比,在与陈友谅的对决中,双方动辄上百艘战船激烈交锋。
没有一定的水军知识,连指挥都无法胜任。
凭借这些优势,当朱元璋收到胡大老爷送来的地图和“提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