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天庆观前的街上飘起落叶,被风卷得原地直打转。
有孩童三三两两地路过,脑袋上还带着楸叶做的发饰。
秋日里出来登高游玩的多了,门前的河里还泊了不少卖菱角与莲藕的乌篷船。
“卫掌柜您瞧瞧,泥炉全部是按照您的要求烤制的。
瓦罐的火候也正好,您放心,用个几年都不会开裂。”
卫锦云才在门口站一会,就有伙计将她订好的泥炉与瓦罐送货上门。
瓦罐上刻着云来香的名字,又有点心小画上色入罐,旁边设有一小柄,可自行拿取煮茶。
她满意地付了银钱,还给了伙计抓了两只大橘子,伙计连忙道谢,祝贺她生意兴隆。
“给俩橘子就这么乐。”
张父窝在铺子门口的藤椅里喝茶,见小贩笑得乐呵呵,吐了口茶叶沫子,“一看就没吃过好东西。”
不过他没了原先的精神,喝茶时也
是蹙着眉头。
张家文房四宝店的生意却大不如从前了。
自从张父在铺子门口那么一闹腾,莫说天庆观前,就连整个平江府都口口相传张仁白的事迹。
卫锦云并未多去做打听,张仁白一直会来铺子里喝茶,客人们瞧见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以她“倒拔垂杨柳”
的事迹愈说愈玄乎为先例,他的那事想来会更胜一筹。
她也不是没有去打听过她拔杨柳这个事迹的发源地,可这儿传那儿讲的,到底真正谁是始作俑者,不得而知。
眼下买文房四宝的,都去山塘街与子城西北角那儿去买,连府学门口的老孙摊子都热闹了许多。
大家都传吴秀才的笔墨纸砚是他那儿买的,买回去总能沾上些文气。
生意少了,自然也就不愿从卫锦云那儿再订点心。
卫锦云少了他们家一单生意,并不影响她什么,如今的她三日便能挣回来。
顾翔几趟就将所有泥炉抬进去,叠在楼梯下。
卫锦云取了两块炭,点着后在泥炉上架铁网,放到卫芙菱的小推车的台面上。
卫芙菱喜欢上了在铺子门口做生意,离不开她的小推车。
天气渐凉,卫锦云就拜托王木匠来稍作改造。
它被王木匠彻底钉在了铺子门口,又在两侧加了木板防风,俨然成了一座只敞开大门的小房子。
小房子上也挂着风铃,风一吹,叮铃当啷。
台面的小泥炉炭火正红,铁网上橘子被烤得皮卷,栗子“啪”
的一声开了小口,红枣和桂圆甜香四溢。
至于卫芙菱的瓦罐里,被卫锦云盛了些牛乳和泡好的桃胶慢慢煮,奶香浓郁。
卫芙菱戴着个薄丝绵兔子小帽,穿了件鹅黄小袄,在她的私人小房里看书。
待街上的人多了,她便抬头吆喝一句,“点心甜,炉子配茶暖甜甜!”
孟哥儿正学写字,听到这吆喝奔出来喊一句“点心甜甜”
后转身又忘了方才那个字怎么写,挠了挠脑袋回铺子里了。
用不着到午时,铺子里的人便渐渐多起来,就差没落个好位。
泥炉套餐六十六文含茶水,有橘子三只,栗子、红枣、桂圆各一叠,外有三签年糕。
坐着聊饿了,便再点些糕点吃。
铺子的雕花木窗开着,因为炭火的缘由,竟完全不冷,反而夹着桂花香,带来一阵好味。
“可算盼着了,那水蛟窝总算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