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沥干水,一股脑倒进石磨的进料口。
一头驴拉着磨盘转,顾翔在旁添草,石磨咕噜咕噜转着,青绿色的汁液顺着磨盘缝隙慢慢淌下来,滴进底下的大盆里,满后院都是清苦的草香。
很快其他伙计也陆续上工,各自洗手搭把手。
晚雾最懂吃食,也学得最快,眼下的厨房,她是老大。
她把磨好的草汁倒进糯米粉里,将青绿色的糕团揉得光滑软糯,朝酒手脚快,负责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其他的伙计坐在桌边帮着剥咸蛋黄、拌肉松,又有做别的点心的,还烤起了各式各样的面包。
卫锦云捏起一个剂子,掌心揉圆按扁,包馅的手法娴熟。
内里裹进咸香的蛋黄与肉松,捏紧收口,搓成圆滚滚的青团,而后换个剂子包入细腻的红豆沙,这是最经典的老味道。
黑芝麻馅里掺了点猪油,醇厚鲜香,奶黄馅是新琢磨的,绵密香甜。
咸口的自然也不落下,清爽的荠菜肉丝,脆嫩的雪菜笋丁,咬一口下去,绵软弹糯,能流油。
蒸屉一层层放在灶上,草木香和米香慢慢渗透出来。
待蒸得差不多了,掀开屉盖,里头的青团个个圆鼓鼓,青绿色的外皮被蒸得亮似青玉。
“小心烫。”
顾翔指挥着,众人便小心翼翼地把铺了箬叶的青团夹出来,放在扁箩里里晾凉。
等温度稍降,卫锦云便领着伙计们打包,方方正正的油纸裹住青团,再贴上张印着“云来香”
标识的粉白小花笺,最后用麻绳绕着油纸包系个漂亮的活结,拎在手里清爽又好看。
青团吃得是心意和传统,不需要包得太过精美。
装好的青团摆到大堂,就有老客户撑着伞上门取货。
张婶拎着篮子笑着进门,“我昨儿订的蛋黄肉松和雪菜笋味的,装好了吗。”
闲汉小哥也分了青团,便立刻拎起油纸包,包得比包自己还严实,生怕被雨淋湿。
他们记着家宅址踩着雨跑,李大爷家的两盒,张员外府的三盒一点都不能有错漏。
寒食的雨还没停,铺子里的堂食桌倒没坐几个人,大多客人都是匆匆进门,取了预订的青团和面包点心就往家赶。
毕竟清明前后的日子,总想着早些回去,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煮壶热茶,就着点心说说闲话,才最是舒畅。
厨房里热气腾腾,午食正赶着做。
晚雾把一条肥美的鲈鱼处理干净,抹上盐和姜丝,上锅清蒸,轻轻一戳,白嫩的鱼肉就嫩得脱骨。
三月的甲鱼也适口,旁边的砂锅里,酱烧甲鱼炖得酥烂,酱汁浓稠地裹在甲鱼肉上,腴美鲜香。
平江府的清明前后,除了吃青团,还尝煨熟藕。
这个季节自然没有藕,用的是去年夏日存下的脆藕,洗净后切成段,往藕孔里细细灌了泡好的糯米,再放进锅里慢慢煨。
小火咕嘟着,糯米的香混着桂花蜜的甜,飘得满后厨都是。
煨熟藕不用粉藕,粉藕适合炖排骨汤,咬一口面面的。
做煨熟藕,得用脆藕,待煨熟了,咬下去带着点脆糯。
不多时,菜就端上了云来香的长桌,青团摆了满满一盘,蒸鲈鱼、酱烧甲鱼、煨熟藕也依次放好。
晚雾将酱烧甲鱼捧到众人跟前晃了晃,“快尝尝这酱烧甲鱼,这个季节最为肥嫩。”
众人却齐齐摇着脑袋往后缩,只愿瞧着那盘大鲈鱼。
晚雾急了,用筷子夹起一块带着裙边的甲鱼肉,“吃裙边,炖得软糯弹牙的,入口一呡就化。”
“我不敢吃,长得太丑了,感觉它还在盯着我瞧。”
卫锦云夹了一块煨数藕。
她小时候年夜饭总少不了甲鱼,可每次看着那硬壳和圆眼睛,就实在下不去嘴。
偏偏即便陆岚不在,手下却记得准时送长江鲜来,三月的时令里,除了鲈鱼、菜花鱼、河豚那些,便是甲鱼。
晚雾见众人没什么反应,她也不劝了,自己夹了块裙边塞进嘴里,“啧啧,这味儿特别鲜嫩,你们啊,真是没口福。”
顾翔早按捺不住,听晚雾一说,伸手就从砂锅里夹了个甲鱼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